公元1926年冬,也就是民国十五年,山东,天牛庙村,一块形似老牛的石头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蜷缩在石头边。她原本一动不动,仿佛死了一般,但忽然就睁开眼醒来。
醒来的当然已经不是原主,而是安宁。原主作为一个这个时期的女孩儿,提供给安宁的信息并不多,也就是上有一个患病的娘,一个好吃懒做的爹,一个泼辣能干的姐姐,一个傻乎乎的二姐,还有一个生来继承香火的弟弟,而她是老三。
不值钱的女儿里排第几个都不受重视,尤其还是第三个女儿,能受重视才怪,在父母眼里不能继承香火,何况是如今她不如泼辣能干的姐姐能弄点吃的,所以她和二姐一样,是这家多余的,没有利用价值,爹嫌,娘不爱。当然一个生病的娘,摊上一个好吃懒做的丈夫,拖着四个儿女,能提供什么母爱,本身也不能指望这个娘。
原主的爹外号费大肚子,家是真的穷,一家六口,没有自己的地,也没有佃别人的地来种。费大肚子好吃懒做,但能生,一生四个。别以为是生到儿子才算了,不是,是生到儿子,然后媳妇儿重病生不出子才算。
他靠打短工过活,可其实也过不了活,因为好吃懒做啊,好吃到去了别人家做工吃的太多,被人嫌弃,因此得名费大肚子,自然没有什么人雇他做工了,毕竟吃那么多,不划算,粮食在这年月可是太金贵了。
所以一家子的肚子都靠长女,也就是原主的姐姐费银子,她怎么填家里人的肚子呢,去地里捡,可都说粮食在这年月金贵了,人家的地里,人家主家自己都得扒拉好几遍,能剩下什么给别人。再说还有其他力气大,手脚快的,又抢在前面,银子能在人家地里捡到几颗玉米,半块红薯都算是走了大运。
所以最多是弄野菜,春天最好,万物复苏,能弄到野菜,嫩点儿,夏天也能弄到,老点儿,秋天是草根、树皮,冬天什么都弄不来,那才是真的难......
安宁不知道原主为什么会独自跑到这里来,也许饿懵了,也许是因为魔怔了,也可能被什么给勾了魂儿,到这里来,也许她还想了些什么,许了什么愿望,所以换了一个安宁来。
明摆着就是一个炮灰苦命女孩儿,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又是这样一个时期的环境,这个年纪,安宁想想都头大,可来都来了,该做什么还得做。她慢慢扶着石牛爬起,借着原主糊涂的脑子里不多的记忆中的回家的路线往回慢悠悠的走着。
饿的眼冒金星的,可不就走的慢,走快点能再倒下,噶了都可能。说起来对原主来说长姐银子是家里最好的人,至少还给弄吃的,对安宁来说也是,代入银子的角色,安宁都同情她了,可其实安宁平时还真不怎么同情谁。
指不定原主之前唯一惦记的就是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