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查证丘静的说词是否属实,狄仁杰带着褚璇玑和狄如燕以及八大军头,找了个当地的向导去了丘静所说的平山西坳查看。同时让曾泰留在崇州府衙,仔细察查丘静运送军需的记录和丘静的所有言行名声,还要主持崇州的日常公务办理。
到了平山西坳,众人在山坳中细细查探,但这里早就已经被清理干净,没有留下多少有用的线索。不过,从路上的车辙印,狄仁杰看到了一东一西,通往两个方向的车辙印。
西边的契丹的主力大军,王孝杰若是真的私通契丹,那么物资运往西边也说得通,可通往东边的就有疑惑了。
狄仁杰(字怀英)“这山坳四周的悬崖可真是又高又陡啊。”
褚璇玑(楚倾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孝杰才会选择在这里囤积转运军需。而且因为悬崖太过陡峭,进出就只在山坳两头,容易被包围,也不适合大面作战和伏击,但左右通风,干燥不潮湿,却十分的适合囤积粮食物资,即使是长时间也不会发霉腐烂。”
狄仁杰(字怀英)“不错,你说的很对,璇玑长进不少啊,单是从这里的地形就能分析出这么多,看来我那几本兵书你没白看啊。”
褚璇玑(楚倾玥)“义父说笑,我不过就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而已,要说兵法还是要论实操才行的,我这点本事也就嘴上厉害点。”
狄仁杰(字怀英)“你可知平阳昭公主?”
褚璇玑(楚倾玥)“知道。《唐实录·柴绍传附》中记载,昔日,公主于鄠县庄,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於渭北,与其驸马柴绍,各置幕府。营中号为娘子军。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於他主。及薨,追谥曰昭。”
狄仁杰(字怀英)“是啊,平阳昭公主才识胆略过人,善于军事作战,不仅女中豪杰,也是一员难得的良将。你要好好学,说不定将来又会出一个女将军。”
褚璇玑(楚倾玥)“想不到义父这么看得起我的能力啊,那我可要再接再厉了,将来一定做个女将军。”

狄如燕(苏显儿)“什么女将军啊,叔父、璇玑,你们在说什么呢?”
褚璇玑(楚倾玥)“义父说,我天资聪敏,将来说不定能当个女将军。”
狄如燕(苏显儿)“啊?女将军?那叔父也给我看看,我将来能不能当个官啥的?”
狄仁杰(字怀英)“哈哈,就随口这么一说,你们还真当我是神仙不成。好了好了,我们先去后山,绕路上山上去看看吧。”
狄如燕(苏显儿)“去山上做什么?”
褚璇玑(楚倾玥)“不知道,义父说了要去,我们就跟着去呗。”
一行人绕路上了平山西坳的陡山上,自上向下俯视看去,却因为地势的缘故,根本看不到谷底。
正在准备准备下山时,发现有一小股契丹士兵在山谷下纵马而来。几人本就站在高处,又有草木和山壁上凸出乱石遮挡,只要蹲下身,从下面而过的骑兵就看不到众人身影。
狄仁杰(字怀英)“奇怪?”
狄如燕(苏显儿)“怎么了?叔父?”
褚璇玑(楚倾玥)“义父是说,刚才的那队契丹人,却说的是突厥话。”
褚璇玑的突厥话先在保护吉利可汗的那段时间,觉得有意思,才跟着吉利可汗学了几天,后来又跟着狄仁杰李元芳学习。褚璇玑不仅懂突厥语言的,还会说契丹话,所以褚璇玑也知道狄仁杰所指的奇怪之处。
狄如燕(苏显儿)“啊?契丹人说突厥话?不会吧,是不是听错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没有再纠结这事,而是转身去询问向导东面是什么地方。向导说再往东一百里是青石谷,想到刚才山谷里往东而去的车辙印,狄仁杰当场决定直接前往青石谷一趟。
到了青石谷外时,天色已经全黑,狄仁杰先是带着人绕到上山,在高处向山谷内看去,发现青石谷里居然驻扎着一支势力不小的契丹军力。

作者据我百度,旧唐书属于史类文学作品,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出自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楚倾玥只有《贞观政要》出自唐朝中宗和玄宗时期,但作者吴兢出生公元670,而平阳昭公主623年就去世了。所以关于唐高祖李渊时期的政治,都是后期整理编写的,武周时期,作者吴兢还在查阅资料,还没出书呢。
褚璇玑(楚倾玥)总之那些著名的史书,都是后世的,武周时期还没有这些书,自然也看不到,所以在和狄仁杰的对话中,我只能给女主胡编了一个唐实录。不过,记载平阳昭公主这段是真的,出自《旧唐书·柴绍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