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盛懋书回到京城就是三品大员了,吏部侍郎。家里的人都在准备着回汴梁城的准备。
本以为会在济南府呆的时间比较长点,但是盛懋书这四年做了太多的事情,让济南府发展很好,一些改革直接影响着周围的县府。
济南府带动跟着周围的海贸易市场,还有税收,这几年济南府的税收赶上了好几个府税收的总和。这些都离不开盛懋书的努力,盛懋书支持农耕,商业以及文化的发展。
改善农业的工具,把在现代用到的工具都想到了,还有一些农作物的习性,还有施肥,一些农业知识。直接让济南府的农民把作物的产量上升到了一个台阶。降低了税收。
在经济上,提高商人的地位,以及增收商业税,增加海上交易。是经济上升快的原因。
在文化上,全民学习给孩子一些学习上的便利,让百姓能认识基本的字,加强爱国主义以及思想上的建设。
济南府上的这几年的变化,让济南府的人民幸福度很高,而且济南府的人口增长的也很快,让济南府欣欣向荣发展。
盛懋书和徐修竹家里准备的东西,都差不多了,府衙的工作已经交接的差不多了,接替盛懋书刺史位置的是官家亲自选的。也是最近几年很有本事的一个人。盛懋书见到这个人,觉得自己辛苦弄下的济南府,不会在这个人手里变差的。
家里的东西,徐修竹收拾的也差不多了,孩子们对去京城都很向往,虽然每年都去汴梁城和宥阳老家,但是一直住在汴梁城是很好的事情。
住在汴梁城意味着可以更好的在京城见识更好的东西。
三个孩子都很开心,激动的小情绪让盛懋书也感到好笑“你们也是每年都去汴梁城,怎么这么高兴啊”
“这是不一样的,这次是和父亲一起回汴梁城,和父亲住在汴梁城里,还可以和父亲一起去玩,福哥儿好开心啊,以前福哥儿玩的时候,没有父亲在,福哥儿感觉没有父亲在一边不算很开心。”福哥儿不好意思的说道。
盛懋书看着二儿子,都说女儿是小棉袄,但是这个孩子比棉袄还棉袄,让他的心里软成了一片。
“禄哥儿呢?”盛懋书笑着问盛绍,盛绍的外表长的很想盛懋书,不管长相还是性格,盛绍就是盛懋书的翻版。
“儿子想和家人们在一起,和父亲在一起很开心。但是儿子是长子,儿子要延续父亲的荣耀。不管在哪,儿子都会做到最好的。儿子想也能保护父亲保护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父亲等儿子长大,儿子也想像你一样,为家人为天下百姓创造福利。”盛绍一本正经的说道。
盛懋书摸着两个儿子的头,笑的很开心。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三观很正,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往着好的方向发展。
“你们每个都很好,父亲很开心,但是不好太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都可以找父亲,父亲可以把你们出谋划策,也可以提供父亲的一些想法,你们要知道,父亲永远在你们背后。”盛懋书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