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盛懋书和徐修竹带着跟着他们去京城的人上了路,周围来了许多来送盛懋书的人。
有的带着济南的特产,有的准备的万民伞,盛懋书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 也表示后面的刺史会更好。
坐在马车上,盛绍看着那些送父亲的人还没有离开,就讷讷的说“父亲,我以后也像您一样,做一个对百姓有用的官。”
“那父亲等着。”盛懋书鼓励盛绍说道。
一路上,因为准备的很充分,也不枯燥,也没有孩子抱怨太累什么的,因为这几年也习惯了来回的去京城,但是觉得遭罪的也就是这个从二十多岁来到济南府就没有怎么出去过的盛懋书。
这几年安逸的生活,没有奔波让盛懋书的日子过的很不错,也可能四年前的事情给他留下了点病根,盛懋书不能太劳累。
也就是家里人,所有的人都是坐着马车的,而且徐修竹布置的马车很舒服,没有颠簸。
在车上,孩子们观看来会的景色,而盛懋书就是在马车上休息,好不容易不用思考许多事情。
在路上的时间也不枯燥,盛懋书给孩子讲故事,读书,还有观看大自然的礼物,在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徐修竹看着这样的场景,心情很是开心,没有这样的场景让人开心的,官人疼爱,孩子健健康康,他都觉得老天对她是在是太好了。
“爹爹,我们到京城有地方住吗?”盛纯小声的问到。
“有啊,你们娘亲托你们舅舅在京城买了一个大院子,到时候纯儿喜欢哪个院子我们的纯儿就住哪个院子。”盛懋书对着唯一的小女儿也是耐心的很。
“爹爹,我们以后是不是就在京城不出京城了?”福哥儿问到,其实他觉得去哪里都可以,因为他比较喜欢有爹爹和娘亲的地方,在哪里都可以。
“不出意外的话,爹爹和娘亲会一直在京城,你们可能就不一定了,你和你哥哥以后长大了,可能会外放,也可能在外面定居,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盛懋书给孩子们解释这这些问题。
“爹爹,我想和爹爹永远的生活在一起”盛纯奶声奶气的说道。
“我们的纯儿喜欢和谁住就和谁住。”徐修竹和纯儿解释这些事情,她希望自家的女儿可以找到很好的归宿,幸福的生活一生。
在家人的聊天中,他们也快接近了京城,这几天的赶路中,家人们的关系更进了,盛懋书和徐修竹也有了整块的时间腻在一起。
孩子看着父母这样的相爱,心情也是很开心的。毕竟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
盛绍在马车里,不在看书而是看周围的人,以及周围的环境,把周围的情况记载心里,不明白的地方,就想着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自己想不通,就询问旁边的父亲。
“爹爹,为什么贫富的差距那么大,我们可以坐着马车,弟弟吃着点心,妹妹有玩具,而路上的那些孩子却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贫富之间的差距那么大”盛绍问到,这个问题在他的心里盘旋了很长时间,他问过母亲,但是母亲的回答,确实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