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控制欲强的父母
树懒姐姐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是有一点懒的树懒姐姐。最近,很多小可爱都在邮件中提到了和爸爸妈妈相处的问题。这一期树懒姐姐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心理树洞里选择了高一男生明轩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树懒姐姐你好,我最近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上礼拜做了一件特别后悔的事,我跟我妈吵架的时候,一时气急,一把把她推倒了。妈妈坐在那里一直哭,我很后悔,但是我不想和她道歉,因为我还是挺生气的。这两天妈妈也不怎么理我,把我当空气一样。我爸长期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妈妈一个人照顾我,我可能就是那种很听话的“别人家的小孩”吧。但是没有人知道,上高中以来,我学习越来越吃力,我妈却不懂我的压力,只会对我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她的控制欲特别强,从我吃什么,穿什么到和什么样的人说话,她都要管。还会翻我的手机和书包,偷看我的聊天记录。因为这些事,我跟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我真的很困扰,我也不想总是惹妈妈生气,但是无孔不入的控制已经快把我逼疯了。树懒姐姐,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对明轩同学说:我能感受到你字里行间说的那种复杂纠结的情绪。一方面妈妈过分的管教和控制,让你觉得有些生气、不满,另一方面你此前又一直是个乖巧孝顺的好孩子,最近居然会对妈妈发脾气,甚至还推倒了她,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觉得很后悔,那个乖巧的孩子好像已经完全变了,让你更加害怕和担心。这个矛盾纠结的状态,我想如果是我的话,也会非常难受。
不知道其他同学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很多时候,明明知道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可是当他们把 所有的注意力和期待,都放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会那么不舒服呢?真的是我们不孝顺吗?我想说,也许,并不是你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高中的我们即将成年,对于自主、独立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拥有自己的隐私,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独立个体,本该拥有的正当权利。但是,妈妈事无巨细的管教、甚至翻查手机、聊天记录,这些行为都完全没有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她“入侵”了你的边界,你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愤怒。
既然不是我们的错,那是不是都怪妈妈太严厉、太有控制欲呢?也不完全是。在这里我很想和大家分享心理学里家庭治疗的理念,那就是,在不好的家庭关系当中,没有谁对谁错,往往是因为家庭结构出了问题。良好的家庭结构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用最通俗的话来讲,爸爸妈妈联系紧密、彼此相爱,是一个家庭幸福、关系健康的基本前提。如果爸妈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常常会出现问题。
回到明轩的提问上来,他有简单地提到自己的家庭,爸爸长期在外打工,而孩子从小一直跟着妈妈,爸爸在家庭结构中,常常处于缺位状态,仿佛变成了一个局外人,除了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以外,似乎和这个家庭没有太多联系,这样的夫妻关系,很难说是高质量的,当妈妈遭遇了一些困难、有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她很难找到出口,只能把这些情绪压力转化给孩子,通过管控孩子的一切,来获得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满足。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主角朱朝阳的父母离婚了,朝阳的妈妈一切生活重心都以儿子为主,哪怕离婚了也不允许自己拥有新的感情和依赖。看起来她真的是很爱儿子的妈妈,但在这样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儿子很难感受到美好的、轻松的爱,而是窒息和控制。虽然生活里不一定会像电视剧里一样,有那么戏剧化的结局,但显而易见,不良的家庭关系结构,过度控制的妈妈,确实会给孩子带来挺多负面影响。
可是,作为孩子,我们好像很难改变一些客观事实。那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很多专门研究家庭的心理学家发现,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改变,家庭关系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带动其他人改变。如果我们很难改变客观情况,那么不妨先来改变自己,去看到妈妈在控制的背后,她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这么说起来可能还是有点偏理论,我想接下来带着你们一起做一次小练习,它能够更好地帮助你理解你的家庭成员,从而帮助你和你的家庭做出调整。认真做完练习的话大概要花20-30分钟。如果你现在在忙,可以暂停这期的FM,下次有空再来听。我们需要准备一只笔和一张A4白纸,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环境,开始绘制家庭图。准备好了吗?
第一步,你可以在白纸上画上代表你自己的符号,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男孩子通常用长方形表示,如果你是女孩子,可以用圆圈表示。
第二步,把你的重要家庭成员,按照族谱的形式,添加上去,并写上他们的名字,这些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兄弟姐妹等等三代直系亲属,也就是说写到爷爷奶奶那一辈就可以了。男性还是用长方形,女性用圆圈。如果你的家族比较庞大,可能要一开始就注意留好空间。
第三步,在图上标注好每个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现在,你应该能看到一个类似树状图一样家庭图谱了。你可以从年龄最大的长辈开始,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出对他这个人的性格的形容词,每个人至少3个词形容。
第四步,根据你自己感受到的,用不同关系线表示这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粗线条代表亲密的关系,细线条代表一般的关系,曲线代表糟糕的关系,虚线代表疏离的关系。
第五步,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再加入这个人成长的环境,包括当时时代的大环境。
第六步,全部写完之后,可以休息一会儿,然后开始仔细观察这张家庭关系图,来思考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特别是父母的成长经历,他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和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影响你的。
做完这个练习,也许你会有很多前所未有的发现。
高中的时候,树懒姐姐也曾经为自己的家庭关系困扰过。大学时,我的心理咨询老师,也带着我做过这个练习。我才发现,原来在我眼里那么多缺点的爸爸妈妈,他们是这样成长的,他们同样背负了很多沉重的枷锁,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相处方式,都有他们形成的原因,背后是他们没有被满足的期待,比如对安全感的渴求。当我自己开始改变,努力保持和妈妈之间的边界感,妈妈也逐渐明白,我已经长大,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下去,她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控制我了,我们的家庭关系逐渐变得健康。你看,天底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但,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父母,都可以一直成长。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明轩,还有对家庭关系有困惑的小可爱们。我们下一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