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好的书信已经让颂芝传了出去,她要趁早提醒哥哥切莫跋扈,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娘娘用茶。”是一道陌生的声音。
年世兰看去,疑惑地盯了一会,颂芝附在她耳边轻声道:“娘娘,这是皇后那边送来的宫女,叫福子。”
原来是她。
“下去吧,往后就在宫里领些闲职。”
她前世调查过福子,无父无母,到皇后的宫里做了些活就被送到她这里来了。
福子像是受宠若惊,哆哆嗦嗦跪在地上:“谢,谢娘娘。”
“娘娘就不怕她是皇后派来的底细。”
颂芝问道。
“是又如何,本宫还会怕她?”
况且,她不是。
……
新年将至,颂芝见她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郁郁寡欢,特意吩咐了宫里的小丫头们剪些喜庆的窗花贴到窗户上。
“我瞧娘娘最近气色一直不好,要不要找太医来看看?”
周宁海趁颂芝指挥小丫头们干活的时候跟她说,颂芝叹了口气:“可不是,也不知道娘娘到底怎么了,对皇上也是冷淡的很,许是为那些新进宫的小主们伤了神。”
“依我看,今年不如就在咱们自己宫里过年,省的出去受那些闲气,眼不见心不烦。”
周宁海瘸着腿,给正在擦匾额的小太监递抹布。
“娘娘怕是不会同意的。”颂芝心里虽然认同周宁海的提议,可想起她的性子,摇了摇头。
“我觉得周宁海说的有理。”
年世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了,站到院里指挥着小丫头小太监们搬东西。
“就这么办吧,周宁海你记得去向苏培盛禀告一下。”
“是,娘娘。”
朝颂芝递了个眼神,周宁海就退下了。
知道他们都讶于自己的变化,年世兰并不想解释些什么。
由此翊坤宫过了入宫以来最寡淡的一个年,却比以往都更有人情味。合宫上下的大小宫女太监全聚在一起,互道贺喜,说了无数吉利话来讨自家娘娘欢喜,倒是把她哄的笑不拢嘴。
全宫的人心照不宣一个事实:华妃娘娘,当真转性子了!
……
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去,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听闻宴席上皇上见梅花生情,不知何故册封了倚梅园的一名宫女。
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年世兰正在吃蟹粉酥,小小的一碟子分外可人。
别人不知道,她心里一清二楚,无非是忘不了那位。
还有那句对甄嬛来说最致命的“菀菀类卿”,现在看来都是笑话一般,帝王宠爱,不过水中月,镜中花。
年初下了好大一场雪,宫里有专门的奴才清理道路,年世兰无事就想着去花房中找几束花种,来年种在翊坤宫。
不想回来的路上,他们正正好碰见声势浩大的余答应——那位刚刚被册封的梅园女子。
“嫔妾见过娘娘,不知娘娘这是打哪来啊?”
余莺儿的声音果然如夜莺般,一双弯长的眉,上挑的眼隐隐有得意,不驯地看着年世兰。
“本宫去花房取了些种子。”她声调无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