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百鸟归林,夕阳映重峦,霞文倾万山,云层间隙中光芒四射,落入一碧千顷的水面,上下天色,微风乍起,满湖粼粼碎金,倒映两岸翠竹梧桐。
书房内,方才归辽的耶律皓南看着西夏传来的消息,眉心渐沉,握着信件的手,缓缓收紧,信件在他手中化为飞灰。
明旌和余伯在一旁看的忐忑,难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元昊因此次宋夏一战,在西夏朝内的地位大受打击,加上辽国给李德明的压力,李德明已经将李元昊的军权收回。”
余伯心中疑惑,问道:“那少主为何愁眉不展?”
“西夏默穆氏部族,不知何故,忽然开始支持起李元昊,如今正在全力为其开脱。”
明旌嘶了一声:“默穆氏不是一直都和李元昊不睦吗?当初能那么轻易的把李元昊逐出西夏,还多亏了默穆氏在暗中推波助澜呢。”
余伯同觉奇怪:“默穆氏族长的女儿百花公主是李元昊的太子妃,据说因李元昊宠幸侧妃,导致百花公主郁郁而终,默穆氏才与李元昊互生嫌隙,最后交恶,如今这是怎么回事?”
“百花公主并没有死,而且还很牵挂李元昊。”
明旌惊讶,目中有稍纵即逝的犀利,不甘心的说道:“这么说,就是这个女人要他爹帮李元昊喽?”
“默穆氏是皇亲国戚,在西夏位高权重,又兵强马壮,如今有他们支持李元昊,我们想逼李元昊铤而走险的计划,岂不是……”余伯忧心忡忡。
耶律皓南一哼,眼底藏着几许清冽:“到了如今这般田地,就算因为默穆氏保李元昊而平息此事,他短期内在西夏也不可能再有什么重用,以李元昊的性格,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既然如此,少主在担心的是何事?”
耶律皓南从书案边踱开,负手行至窗前仰望苍穹,夕阳碎金,如火灼人,印染勾勒他半边眉眼,暮风吹起他脑后几缕墨发,衣袂翩然,平添了几分高彻神姿。
“传说默穆氏有一神物,蕴含了一种绝世神功。”
他淡淡的嗓音,像是从远天悠悠然飘来,似幻似真。
明旌与余伯对望一眼,这个传闻他们也听过,但默穆氏族人的武功,稀松平常,并无什么独到高深之处,是以不仅是他们,连西夏人也觉得那只是个传闻。
“少主认为这个传言是真的?”
“空穴来风,必有其因,不得不防。”
“当年百花公主因何离宫,我们都很清楚,”明旌目光一动,泛着若有若无的淡漠,道:“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百花公主就算对李元昊余情未了,听他花言巧语蛊惑,想来也没有那么轻易就完全相信李元昊。”
耶律皓南闻言微拧的眉心,逐渐舒展开来,道:“明旌说的不错,不过井绳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有咬人的蛇。”
余伯不甚确定地问:“少主难道是想利用李元昊好女色这一点,离间他们?可是李元昊既然要倚靠百花公主,就不会再像当初一样肆意妄为。”
“那就给李元昊一个更大的倚靠,”耶律皓南伸手撩动长发,唇边张扬笑意扬起:“你们觉得大辽的公主如何?”
“辽国的公主怎么可能愿意去给李元昊做侧妃?”余伯被吓了一跳,如今到了适婚年龄,却尚未出嫁的辽国公主,只有兴平公主。
“哼。”耶律皓南脸上笑意如冰雪消融般褪去,却显得更加清冷,目风凌厉,让人不禁联想起行走在刀尖上的危险。
“她既然做了这么多事,总得付出代价。”
明旌挠了挠耳后,少主终于要对付这个女人了,大快人心。
“少主打算如何说服辽主?”
耶律皓南未答,勾起的唇角显示着他此刻胸有成竹,然后问道:“宋国那边的消息呢?”
余伯忙道:“拙成前日传来的消息,赵恒已颁圣旨,让杨宗保班师回朝。”
“甚好。”
言罢,耶律皓南转身,推门而出,快步往大厅走去,远远便听到杨排风和余未凝两人的交谈声,他加快了步伐,走了进去。
“少主,我替排风检查过了,不论是毒还是蛊,都已经完全解除了。”
耶律皓南颔了颔首,转而看向杨排风,微微一笑,道:“一路舟车劳顿,你今晚早点休息。”
明旌马上举手道:“我立刻去吩咐收拾客房,还是住原来那间怎么样?”
“不必了,排风与我一间。”
明旌举着的手僵在半空,目光在耶律皓南和杨排风之间来回了好一会儿,才怔怔的感慨:“少主,你如今想法很不一样啊。”
耶律皓南无语。
“我和皓南在半月前成亲了,成叔他们没告诉你吗?”杨排风含笑摇首,这个明旌总喜欢瞎想。
杨排风此言,宛如平地惊雷,惊的明旌合不拢嘴,他看了看身旁余下两人,毫不意外,甚至掩饰不住的笑意,分明都知道。
也就是说只有他不知道。
为什么都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