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明知太子妃的家族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欺负弱小、霸道一方,就因为他们是太子妃的亲戚,太子念在这一层关系上,选择了忍让和宽恕。
但是,那些被孙家欺负压榨的老百姓们,又有谁能从心底真正释怀,他们所承受的冤屈和痛苦呢?
现在还只是太子,他们就敢如此行事,若是太子成了一国之君呢?他们孙家是不是就敢翻天,他们文家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不是该如此让人糟蹋的。
他之所以要争那储君之位,究其根本,是因为太子实在是太仁慈宽厚,一国之君这样重要的位置上,一言一行,皆应有所担当,时刻保持警惕,保持公理,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一切以国家和百姓为重。
可自打太子娶了小门小户的孙氏,孙氏一朝入驻太子东宫之后,便如同野鸡飞上梧桐树,误以为自己是浴火的凤凰,一朝得势,好不得意,那真是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一步登天,傲气十足。
虽然太子妃的母家是农户出身,但她借着太子东宫这层关系,对自家兄弟姐妹大肆加官进爵。
太子妃孙氏她那好吃懒做、沉迷酒色赌博的表哥,竟然摇身一变当上了东宫护卫队队长,不仅如此,她娘家其他的亲戚也被接到都城,住进了豪华府邸,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些人仗着自己是太子妃的娘家人,自认为身份显赫,便在都城中嚣张跋扈,横行霸道,四处惹是生非。
太子妃沉浸在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中,对娘家人的胡作非为视若无睹,纵容他们欺压百姓、横行霸道,把都城中搞得乌烟瘴气。
三皇子府上的卫队,曾多次亲眼目睹,太子妃娘家人种种恶劣行径,桩桩件件都是铁证如山,不可饶恕,本应由官府严厉判刑以儆效尤。
然而,当太子妃得知衙门插手后,立即向那位身处云端、不问民间疾苦的太子殿下哭诉一番,于是乎,这些罪责便轻描淡写地被搁置了。
东宫有令,官府也不敢违逆,于是这群犯了多起重罪的逆犯,就因为是太子妃母家,是当朝太子的岳家,便只是被口头申饬一番,然后完好无损的回家了。
而那些被伤害的百姓,他们申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还生怕得罪了大人物引来报复,便早早地搬离都城,返回故乡,这些人自恃有人撑腰,便能肆无忌惮,视朝廷法度于无物,犯下多重罪行,照样逍遥法外,如此行事,天理何在?
自小,三皇子就亲眼目睹父皇领军东征西讨,历经艰辛才打下了这江山,他更知道父皇的志向,是想要做个乡下闲散翁,不问世事,若不是为了终结天下动乱,为了让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谁又会愿意投身于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呢?
然而如今,天下初定,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品味到太平盛世的甘甜,却先尝到了权贵阶层的压迫和欺凌,这岂不显得极为讽刺和可悲吗?
从那时开始,他深深领悟到权势的威力有多么强大,只有真正掌握了权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状态,才能堂堂正正地为他的子民做主,才能守护一个安宁祥和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