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如兰炜彤,这定襄侯府小侯爷是什么人哪
眼见着姐姐在忠勤伯爵府受尽了苦楚,如兰对这些公侯伯府不感兴趣,只是最近这小侯爷的声名太盛,她想不注意都难
如兰最近往未见山跑得勤,大娘子也注意到了,若不是她拦着,这女儿怕是直接住在了未见山了,只是她经过刘妈妈提醒,也意识到了如兰的性格像她,她也明白这样并不好,也不想如兰将来和自己一样,因一点就冲的脾气受委屈,又见如兰在李幼清和海朝云还有崔炜彤的影响下,稳重了不少,于是对如兰往未见山跑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去管
而炜彤自曦兰筠兰出嫁后,每天不是在崔家女子书塾里读书,就是在闺房里绣花,要么就跟着嫂嫂们学习管家理财之术,着实有些无趣,如兰的到来,也解了她的寂寞,虽然两人互怼居多,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友情,偶尔还能教教这个直脾气的笨蛋,以前都是姐姐们教她,如今,她也能为好友出谋划策了,所以她每天也很期待如兰的到来,要不是如兰不喜欢读书,她都想让如兰去书塾陪她呢
崔炜彤怎么,想见见吗
盛如兰我才不想呢,只是…我看墨兰最近对定襄侯府的事,挺上心的
崔炜彤所以,你是为了与她斗气,才想去了解这定襄侯府小侯爷的事?
盛如兰也不全是
盛如兰其实…我也挺好奇的,这位立志要当国朝“霍去病”的小侯爷,是位怎样的人物
崔炜彤那你等他来府上的时候,让长松哥哥引荐你们认识不就行了
盛如兰大哥哥认识小侯爷?
崔炜彤嗯…比你二哥哥与顾廷烨还要好
盛如兰á?比二哥哥和顾廷烨还要好啊,那得好成什么样?
崔炜彤他们俩从小同窗,朝廷重文轻武,当初,定襄侯就是因此,才会将小侯爷送到崔家书塾,与哥哥们一起,受祖父教导,却没想到武将世家,融入骨血的战魂,加之那颗保家卫国的心,还是让小侯爷走上了武将之路,从此后,他与长松哥哥,一文一武、一个活泼一个温润、一个高智商一个负责插科打诨,长松哥哥的武功还是定襄侯教的呢
崔炜彤不过你别看他平时插科打诨,但在战场上,还是很杀伐果决的,虽说这些年,他没回京,一直镇守边塞,但和长松哥哥的书信往来,从未断过,所以,他回京后,一定会来未见山拜访
崔炜彤所以,你若是好奇,可以让长松哥哥引荐,但绝不能私下去见,让人笑话
盛如兰我知道
崔炜彤(用力拍了下如兰伸向糕点的手)可不能再这么吃下去了,姐姐才入宫多久,你就已经胖一圈了
盛如兰(有些被吓到)真的吗?(担忧的摸了摸自己的脸,又四处张望,看着炜彤梳妆台上的镜子,紧张的立即去看了看)
盛如兰好像是有点,(有些泄气)都怪你们未见山的糕点太好吃了
崔炜彤没见过你这么倒打一耙的
盛如兰现在该怎么办(女孩子似乎格外担心身材,如兰急得团团转,恨不能用手去扣喉咙,将糕点都吐出来呢)
崔炜彤喝点苦茶解解腻
盛如兰(见炜彤始终淡定,如兰不由得狐疑道)不会是你记恨我抢你零嘴,故意做好吃的,报复我吧
崔炜彤(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我才没你那么无聊呢,尽想着与人置气
盛如兰我那不是无聊,那叫乐趣
崔炜彤得了,就你那三板斧,还乐趣?
(福宁殿内,王相为官家讲治国之道,他的教学方式与庄学究几近相似,也清楚帝师的职责,所以四书五经,加以经史子集的内容绕着讲,还佐以历代的许多帝王的案例,拿出某位帝王,为君之策,好的地方在哪里,失败的就点出哪里不足,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只是,在教授治国之道上,多是以守成为主,可官家却想如秦皇汉武一般开疆拓土,一举收回燕云十六州,所以心里并不赞成王相一味守成的做法)
王曾(对于自己的学生,王相也是很了解的,所以并不执着于纠正官家,而是集思广益,这不想着就将一旁专心整理医书典籍的曦兰拉了进来吗)不知盛贤妃有何高见
盛曦兰(突然被唤,曦兰一脸懵的抬头,不禁在心里吐槽道“你们讲你们的,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是这话也不能直说呀,所以只愣愣地抬头,似乎没听见他们说了什么)
赵祯(官家)(官家将王相讲课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官家期盼的看着曦兰,他以为曦兰定然会支持他的)
盛曦兰臣妾只是深宫妇人,哪里懂得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且后宫不得干政,臣妾不能僭越
赵祯(官家)无妨,你且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