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倭国终于低下了头,宣布投降了。接下来的日子,是秃头党和工党之间的较量。这种自己人和自己人的争斗,不管是重生的汪煦还是穿越而来的陆依萍,都不想看到,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两人一合计,决定先去趟港城,看看陆家人。
明家那边,因为明家三兄弟的身份,在这个节骨眼上抽身可不容易。特别是明楼,这家伙可是三重间谍,如今真实身份被揭开,就像一颗钉子扎在了秃头党和倭国倭间的心尖上,恨得他们牙痒痒。
汪煦一直觉得明楼他们身份暴露后,应该留在那边根据地了。谁曾想,在去香港的船上,竟瞧见了明楼和明诚。只是这两人此刻都乔装打扮了一番,看样子是有潜伏任务在身。汪煦琢磨着这时候不适合上前搭话,就没冒失地走过去。明楼和明诚回到房间后,明诚满是担忧地说:“没想到汪煦会在船上!他该不会……”“不会!别瞎猜!”明楼赶紧安抚道。
甲板上的汪煦等啊等,终于把慢悠悠的陆依萍给等来了。陆依萍瞅见汪煦盯着一个方向看了老半天,好奇地问:“你瞅啥呢?这么出神?”汪煦看了看身边的陆依萍,摇了摇头说:“没啥,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唉,被人缠住了,我能有啥办法?”陆依萍一脸无奈。汪煦一听就明白,准又是陆依萍的追求者。“行了,去吃饭吧。”两人便一同去了餐厅。
1949年九月,陆依萍告别了陆家人,独自踏上了前往北平的列车。一路奔波,终于在月末抵达北平。十月一日那天,她亲眼目睹红墙之上的宣言,蓝天白云下,红旗缓缓升起,人群涌动中,大家都昂首挺胸,民族自尊心再次被唤醒。
看完开国大典,陆依萍启程朝南,她来到上海,回到了福熙路曾经的陆家。不过现在那里已经换了主人,她没进去,只是在门外站了许久才离开。随后她又去了她和母亲傅文佩曾经住过的院子,还有汪煦的别墅,物是人非的感觉涌上心头。
回到香港,陆依萍再次沉浸在码文的乐趣中。
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她再次踏上故土。
而汪煦来到香港后,没过多久就又把事业搞了起来,短短半年,港城汪家再次成为新贵。有着汪煦的照应,陆家也过得不错,没什么人敢去找麻烦。
至于汪曼春,当初“被迫”顺势退出76号后,就去了美国。汪家的产业早就被她慢慢转移到了美国,她虽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有着汪煦的出谋划策,汪家产业在汪曼春手里并没有缩水。等到汪明岚长大接手了汪家后,汪曼春更是放飞自我,到处游玩去了。
旅途中还遇到了明楼,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不再执着和他在一起了。汪曼春只是客气与之聊了一些近些年的经历,就告辞离开了。其实这些年,明楼也时刻关注的汪曼春和汪明岚,只是刚开始那几年,他的身边不安全,所以没有去小找母子两。后来他又不敢去了。他当初伤曼春那么深,如今更是没脸去上前。
再加上大姐明镜后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明楼担心刺激到她,就没有行动。
总之,日子在继续。汪煦年岁大了,后来把公司交给妹妹陆云萍和明台的孙子明垚。就不再理会俗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