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
在现今北京朝阳东坝地区有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许多与马字和帝王行迹有关的地名,这些和朱棣有关。朱棣迁都北京后,东坝以其水草丰美,宜于牧养皇家马匹,而一度成为明朝的御马苑。这里每隔三四里建一个马厂,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个,养马若干,可谓遍地开花。每个马厂都有围墙,墙里盖有马棚,墙外草地平旷,马群悠闲自在。母马怀孕产崽,就盖了驹子房负责接生。 [121] 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与马字和帝王行迹相关的地名,留存下来了 [121] 。
瑞应麒麟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回了多个国家特产的奇珍异兽,其中最特别的当属“麒麟”。 [123] 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国向明朝进贡实际上为长颈鹿的瑞兽“麒麟”,这一幕被绘制为沈度序本的《瑞应麒麟图轴》 和曾棨序本的《 明人画瑞应图卷》,它们以图画形式记录了榜葛剌国进贡麒麟一事。这种以麒麟为主题的瑞应图像在永乐时期的政治领域扮演了一定角色,将长颈鹿认为“麒麟”并非简单的认知错误,“麒麟”的出现为朱棣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依据,被用来树立帝王权威以及教化民众,宣传太平盛世的“祥瑞”,图中特殊的麒麟形象也是中国明代与亚非国家间友好交往的见证。 [211]
永乐十二年(1414年)
第四次下西洋期间
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
永乐十三年(1415年)
第四次下西洋期间
麻林国 (今肯尼亚的马林迪)
永乐十五年(1417年)
第五次下西洋期间
阿丹国(今阿拉伯半岛,也门首都亚丁( Aden) 一带)
永乐十九年(1421年)
第六次下西洋期间
阿丹国(同上) [123]
父母
父亲:明太祖朱元璋。 [1]
母亲:存争议,《明史》、《明实录》记载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1] [172] 。另有碽妃、元妃等说法,详见下文“人物争议”。
兄弟
朱标
朱樉
朱棡
朱橚
朱桢
朱榑
朱梓
朱杞
朱檀
朱椿
朱柏
朱桂
朱楧
朱植
朱栴
朱权
朱楩
朱橞
朱松
朱模
朱楹
朱桱
朱栋
朱㰘
朱楠
后妃
仁孝文皇后徐氏,安徽凤阳人,徐达长女,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卒年四十六岁。
金/李氏,女真酋长於虚出(阿哈出)女,明成祖为燕王与之联姻 [124] 。
昭献贵妃王氏(王贵妃),苏州人,永乐十八年(1420年)去世。
昭懿贵妃张氏,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女,英国公张辅的姐妹。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册封为贵妃。 [125]
恭献贤妃权氏(权贤妃),朝鲜人,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册封。 [125] 永乐八年(1410年)去世。
康惠庄淑丽妃韩氏,朝鲜人。明成祖死后,韩氏等16余人殉葬。
康靖庄和惠妃崔氏
康穆懿恭惠妃吴氏
贞静顺妃张氏
惠穆顺妃郭氏
恭和荣顺贤妃王氏
安顺惠妃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