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本书标签: 穿越 

朱棣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明成祖发动了征讨安南的战争后,朝鲜国王李芳远在与臣下议论时提出:“我皇帝本好大喜功,如我国少失事大之礼,必兴师问罪。我则以为,一以至诚事之,一以固城垒,蓄粮饷,最是今日之急务。” [118] 礼曹判书许稠所言:“今皇帝凡所施为, 多非有道之事。”可以说,在“永乐盛世”的风光背后,依靠的是辅臣夏原吉等人的苦心经营,消耗的是百姓的辛劳汗水 [183] ,后人对于这一时期的富庶曾说“永乐初年,承废弛之后,府库空虚,一时赐赉功臣 ,大封亲藩, 而又招集诸儒编辑大典,未几而有安南之役,有营建京兆宫殿之役,费以万万计,而户臣夏原吉殚力经营,未尝告之” 。 [184]

五征蒙古

朱棣的“五出三犁”有得亦有失,晁中辰认为此举“有力地抵御了蒙古诸部的侵扰,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宁,北边鞑靼和瓦刺的均势基本得到恢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无力对中原大举进犯。同时,明成祖对降附人员采取开明的优抚政策,致使蒙古诸部不断有人内附,从而加快了蒙汉人民间的融合和交流,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疑是个重要的贡献。” [135] 毛佩琦则对朱棣五出漠北基本持否定态度,“以朱棣的胸怀,是要做全天下之主的,他的征交阯、下西洋、出西域等等,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唯独北征蒙古,为之留下了终生遗憾,垒土九仞,功亏一篑,每读史至此,常为惜之。”叹惜朱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惟独对北征蒙古留下遗憾,并在著作中细致分析了北征蒙古的不可取性。 [136] 滕新才认为,这是朱棣好大喜功性格的产物,劳而无功,导致明朝国库空,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186]

用人得失

明成祖在长达二十二年的帝王生涯中,被评价为“知人善任,表里洞达” [105] ,身边围绕了一批贤臣良佐,在驾驭群臣过程中,各方面都考虑周全,区别对待旧臣,量才任用藩邸旧部,削除威胁中央政权的藩王,实施内阁制,加强吏治建设,驭臣有方。 [191] 但也有一些用人方面的过失。对于真心归降的建文旧臣,明成祖能够做到不计前嫌、择才用之,而对于那些不肯归降的人则大开杀戒。他任用酷吏打杀异己,如解缙、周新等忠臣便死于酷吏之手。 [137] 其乾纲独断的为政风格,也使得不少敢于直言的朝臣因言获罪,主事萧仪因反对其迁都北京便被下狱而死,“侍读李时勉、侍讲罗汝敬俱下狱,御史郑维桓、何忠、罗通、徐瑢,给事中柯暹俱左官交址” [190] ,兵部尚书方宾因反对其北征劳民,迫于压力而自杀身亡 [192] ,对于忠于他的文臣如蹇义、杨士奇、黄淮、夏原吉等,也都曾经因忤逆其意,或遭人弹劾而被下狱。 [191]

上一章 朱棣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