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杜臆》:地志:龙门石壁,凿石龛石佛数千,中有极大三龛,魏王为长孙皇后所造,其伟丽可知,故有金银之语。
205. 《龙门山三龛记》作者:岑文本
206. 《龙门山三龛记》:左武侯大将军、相州都督、雍州牧魏王,体明德以居宗,膺茂亲而作屏,发晖才艺兼苞礼乐。朝读百篇,总九流於学海;日摛三赋,备万物於词林。驱鲁卫以骖镳,驭梁楚使扶毂。长人称善,应乎千里之外,通神曰孝,横乎四海之滨。结巨痛於风枝,缠深哀於霜露。阳陵永医,怀镜奁而不追;閟宫如在,望阶除而增慕。思欲弭节鹫岳,申陟屺之悲,鼓枻龙池,寄寒泉之思。
207. 《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又於内殿奉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一躯。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仪。遐迩归依,人天赞仰,法轮常转,洪恩不替。
208.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庚辰,皇太子以文德圣皇后早弃万方,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使中大夫守右庶子臣高季辅宣令曰:“寡人不造,咎谴所钟,年在未识,慈颜弃背,终身之忧,贯心滋甚,风树之切,刻骨冥深。每以龙忌之辰,岁时兴感,空怀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既而笙歌遂远,瞻奉无逮,徒思昊天之报,罔寄乌鸟之情。窃以觉道洪慈,实资冥福,冀申孺慕,是用归依。宜令所司于京城内旧废寺妙选一所,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
209.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为东宫立慈恩寺。
210. 《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诏建大慈恩寺。
211.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寺成之日,当别度僧。仍令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仰规忉利之果,副此罔极之怀。”于是有司详择胜地,遂于宫城南晋昌里,面曲池,依浮觉故伽蓝而营建焉。瞻星揆地,像天阙,放给园,穷班、倕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櫲樟栟榈充其林,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而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戊申,皇太子又宣令曰:“营慈恩寺,渐向毕功,轮奂将成,僧徒尚阙,伏奉敕旨,度三百僧,别请五十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其新营道场,宜名大慈恩寺,别造翻经院,虹梁藻井,丹青云气,琼础铜沓,金环华铺,并加殊丽,令法师移就翻译,仍纲维寺任。”法师既奉令旨,令充上座,进启让曰:沙门玄奘启。伏奉令旨以玄奘为慈恩寺上座。恭闻嘉令,心灵靡措,屏营累息,增深战悚。
212. 《四分律行事钞批》:未若我唐大慈恩寺。大帝为文德皇后造等身金像并等身银像。
21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十二月戊辰,又敕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并使务极庄严。己巳,旦集安福门街,迎像送僧入大慈恩寺。至是陈列于通衢,其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一千五百余乘,帐盖三百余事。先是内出绣画等像二百余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