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那笔和纸?又是怎么来的?”蕊蕊认真的听着我的每一个故事,不愧是我的铁杆迷妹。
“这个,我知道!关于纸的由来我知道。”
在我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木片和竹片来书写文章;以后,还用以丝织品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东汉时期,随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竹简、缣帛越来越不适应书写的需要。
为了制造一种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蔡伦在前人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公元105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
“这么短啊!没意思,阿源你再详细讲一讲呗。”蕊蕊没听够说道。
这就要提到东汉蔡伦开始造纸。
据《后汉书》有记载,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献给皇帝,受到嘉奖,“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是史籍关于发明造纸术的记载,也是历来认定纸在东汉时由蔡伦发明的惟一文献记载。
一日,蔡伦正在龙亭的官邸中看书,不远处的人家传出咚咚咚的响声,吵得他无伦如何也读不下去了。蔡伦心烦,索性玻出书房,寻声而去。此时,他发现,原来是一个丫头在以石臼舂米。丫头告诉蔡伦,主人家要让她今日必须舂好一斗米,一斗米!
谷子要变白米可不那么容易,怪不得,这舂石臼的咚咚声从早晨响过了晌午还停不住呢。蔡伦蹲下身子,抓了一把白米,似乎悟到了什么,便放下白米又赶忙抓了一把米糠,用手指在掌心刨了刨,顿时喜形于色: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构树皮也变成米糠一样的模样呢?想到这里便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龙亭大龙河边的抄纸作坊,让工匠到村子里找来石臼,当下做起实验来。
蔡伦把经过除杂切碎的构皮放到大石臼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猛捣,加水和匀后浇成纸片,再看那湿纸片显得非常均匀。他耐着性子等着纸片变干,但哪里等得及?便笼起木炭烘烤。待蔡伦从帘框上揭下纸片来,看到这张纸片轻薄,均匀,光滑,又用笔蘸了墨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觉得运笔很流畅。蔡伦发明的用石臼捣纸浆的方法,使蔡伦造纸术更加精细有效了。
“不错,可以啊!知道的挺多啊!”我调侃老白说道。
“那是,我也要进步啊!不能总让你把有风头占尽吧。”老白飘了!
“行,那你就再给蕊蕊讲一下笔的由来吧,让你再出出风头。”
“关于笔的由来,这……这……这我还真不知道了。”老白刚亢奋完,就吃瘪了。
“唉~!帅不过三秒……。”蕊蕊也是一脸黑线,捂着脸说道。
“等等,让我查查我就知道了。”老白不甘心的说道。
“你还是省省吧,还是让老墨来吧。”算命樊阻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