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并非皇太极的第一位妻子,在她出嫁时,皇太极至少已经娶过两妻。一位是元妃钮祜禄氏,她是后金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女儿,当时已经生有一个儿子,就是皇三子洛博会;另一位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她是乌拉部贵族博克铎之女,当时已经生有两个儿子,即皇长子豪格和皇二子洛格。由此看来,刚嫁给皇太极的哲哲,在其诸位妻妾之中并非是地位最高的,至少元妃和继妃二人都应排位在她之上。但随着时光的推移,后金越来越重视与蒙古各部,特别是科尔沁部的联盟关系,出身于科尔沁名门的哲哲,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后金国大汗位,改元天聪。数年后他废除了过去四大和硕贝勒并座的旧制,开始南面独尊,俨然成为后金皇帝。此时的哲哲,住进沈阳新皇宫的中宫清宁宫,称为“清宁宫国主大福晋”,成为后金第一夫人。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称皇帝。七月,他举行了册封大内五宫后妃典礼,授予哲哲皇后的金册金宝,使之成为大清国的第一位皇后。
在沈阳清代皇宫的中路,迈过大清门,穿过崇政殿,登过凤凰楼,就到达了内廷宫区。正面居中而建、坐北朝南的就是哲哲与皇太极居住的中宫———清宁宫(清明平安宫)。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与哲哲同时晋封的四位皇妃的寝宫。清宁宫是座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宫门开在东侧第二间,进门后,东侧隔出一间是哲哲与皇太极的寝居之处,室内靠窗设炕。西侧四间连为一体,东边有烧炕和祭祀时煮肉用的锅灶,西边三间搭设了南、西、北三面转角相连的火炕。其中较宽的南北炕,可供人起居坐卧;较窄的西炕,供摆放祭器等物品,其上方的西墙用来安设祭神祭祖的供位。这座清宁宫,除了宫顶的琉璃瓦和屋檐下的彩画,内外都没有过多的装饰,用来作为帝后的寝宫,可以说是相当朴素的。
皇太极一生先后纳娶过后妃十五人,这些后妃共生过十一个儿子和十四个女儿。作为中宫皇后的哲哲,是怎样具体地母仪天下,统率后宫,管理这个大家庭的呢?档案和文献中都少有记载。既没有赞颂她的什么突出功绩,也没有哪桩宫廷是非牵涉到她。自从皇太极登上后金大汗宝座直至去世,共计十七年,在这么长的时期内,哲哲始终稳居中宫地位,根据这点来推测,她主持内宫各项事务,还是令皇太极满意的。我们想像她应该是一个平和端庄温柔大度的皇后形象。有记载的是,哲哲位居中宫期间,满蒙结盟联姻正在频频进行,每逢蒙古各部远道前来纳贡朝贺、订立盟约、送女出嫁及迎娶公主,哲哲都率领众后妃送往迎来,并举行热情而盛大的宴会,以尽东道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