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正宫地位
本书标签: 现代 

西夏

正宫地位

除了佛教以外,西夏也包容其他宗教。西夏有流传道教,例如夏景宗之子宁明就是学习道家的辟谷术而死。 [82] 《文海》解释“仙”字为“山中求道者”,“山中求长寿者”。在西夏晚期,在在沙州和甘州一带还有流传景教和伊斯兰教。例如《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敦煌(唐古忒省)与甘州有部分景教和伊斯兰教徒。 [83-84]

绘画

手绘图画——党项少女

手绘图画——党项少女

在艺术方面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具有“绿壁画”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乐与舞蹈方面都独特之处。 [85] 西夏的艺术文化十分多元且丰富,在绘画、书法、雕刻、舞蹈与音乐都有成就。

绘画方面,以佛教绘画流传至今,主要呈现在石窟与寺庙壁画等,现今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最为丰富。早期学习北宋风格,后来受回鹘佛教与吐蕃藏传佛教的壁画艺术的影响,最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线条采用铁线与兰叶描为主,辅以折芦、莼菜条;敷彩大量使用石绿打底,使画面呈独具风格的冷色调的“绿壁画”。绘画内容分别有佛教故事与说法、供养菩萨与人像以及洞窟装饰图案等,以《文殊变图》、《普贤变图》、《水月观音图》与《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最为有名。此外,也可在《千手千眼观世音像》内的《农耕图》、《踏碓图》、《酿酒图》与《锻铁图》中观察到西夏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木刻版画方面,大多来自西夏文和汉文佛经中。在黑水城出土的大量佛画中,有《文殊图》、《普贤图》、《胜三世明王曼荼罗图》等等。内容浓抹重彩,色调深沉。而版画《卖肉图》和《魔鬼现世图》,描绘生动,反映出西夏绘画的深度。 [71]

书法

书法在楷书多见于写经与碑文,篆书见于碑额与官印。夏仁宗时期的翰林学士刘志直,工于书法,他用黄羊尾毫制作之笔,为时人所效法。雕塑方面十分发达,有铸铜、石雕、砖雕、木雕、竹雕、泥塑与陶瓷等。其特点比例均衡,刀法细腻,十分写实。泥塑以佛寺塑像为代表,多运用写实与艺术夸张手法,刻划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夏崇宗时期修建的甘州大佛寺释迦牟尼涅槃像、敦煌莫高窟第491窟西夏供养天女彩塑等等。其他陶瓷艺术品也是刻工精细而生动。 [41] [71]

乐舞

西夏在党项时期的乐器以琵琶、横吹,击缶为主,其中横吹即竹笛。后来接受中原音乐的文化,李德明时采用宋制制乐而逐渐繁多。夏景宗建国后,革除唐宋缛节之音,“革乐之五音为一音”。 [86] 公元1148年,夏仁宗令乐官李元儒更定音律,赐名《鼎新律》。西夏音乐十分丰富, [87] 且设有蕃汉乐人院,夏惠宗时曾招诱汉界娼妇、乐人加入乐院,戏曲如《刘知远诸宫调》等也已经传入西夏。 [72] 西夏时期的舞蹈在碑刻和石窟壁画中留有生动的形象,富含唐宋舞蹈与蒙古舞蹈的风格。如《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额两侧的线刻舞伎,舞姿对称,裸身赤足,执巾佩璎,于豪放中又显出妩媚。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的《乐舞图》,左右相对吸腿舞状,姿态雄健。 [71] [72]

上一章 西夏 正宫地位最新章节 下一章 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