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相府内因苏莞凝那石破天惊的“和离”之言而引发的震动,仍在暗处持续发酵。苏莞泠深知,姐姐此番举动,无异于将一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必将扩散至整个京城权贵圈。然而,风暴的来临,比她预想的更为迅猛和直接。
那日午后,天空阴沉,闷雷滚滚,酝酿着一场夏日的暴雨。苏莞泠正在泠香阁内,心不在焉地翻着一本杂记,心中却时刻牵挂着被父亲叫去书房后便再无消息的姐姐。菱歌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丝线,屋内气氛有些凝滞。
突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管事嬷嬷略显惊慌的通传:“三小姐!三小姐!不好了!景国公府……景国公夫人亲自带着人过来了!阵势不小,直接往夫人正院去了!说是……说是要商议世子纳妾之事!”
“哐当!”苏莞泠手中的书册滑落在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强势!景国公夫人亲自登门,以“商议纳妾”为名,实则是兴师问罪,逼迫相府和姐姐就范!
苏莞泠瞬间站起身,心脏狂跳,但脸上却强迫自己维持镇定。她不能慌,尤其不能在菱歌和下人面前露出破绽。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适时地堆满惶恐和不知所措,声音带着颤音:“他……他们又来了?为……为什么要纳妾?姐姐怎么办?菱歌……我……我怕……”她紧紧抓住菱歌的手臂,身体微微发抖,将一个担心姐姐又胆小怕事的妹妹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菱歌也吓得脸色发白,连忙扶住她:“小姐别急!别急!夫人和老爷会做主的……”但她的语气也充满了不确定。
就在这时,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是苏莞凝身边的贴身侍女,眼圈通红,带着哭腔道:“三小姐!您快去看看吧!大小姐……大小姐在夫人院里,被国公夫人她们……她们说话好难听!大小姐她……她……”小丫鬟哽咽着说不下去。
苏莞泠心中怒火腾起,却知道此刻冲动不得。她必须去,但不能以“兴师问罪”的姿态去。她依旧是那个“痴傻”、需要被保护的三小姐。
“走……我们去看看姐姐……”苏莞泠声音微弱,带着哭腔,由菱歌和那报信的小丫鬟一左一右扶着,脚步虚浮地朝着颐和园走去。
刚到颐和园院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景国公夫人那拔高了音调、充满刻薄与强势的声音:“……亲家母,不是我说,莞凝这孩子如今是越发不懂事了!我们景家是什么门第?庄儿是世子,将来要承袭爵位的!纳个妾开枝散叶,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她倒好,竟敢当众顶撞婆母,还敢提什么‘和离’?真是反了天了!这要是传出去,我们两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接着是苏相夫人压抑着怒气的反驳:“亲家夫人此言差矣!纳妾虽是常事,但也需得你情我愿,循序渐渐。庄儿如今行事……哼,想必亲家夫人也心中有数。莞凝一时气话,也是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景国公夫人声音更厉,“我看她是被你们相府惯坏了!今日我把话放在这里,这妾,纳定了!若是莞凝识大体,日后还是我景国公府堂堂正正的世子夫人!若是不识抬举……”她话语中的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苏莞泠在门外听得气血翻涌,她示意菱歌扶她进去。守门的嬷嬷见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行了。
踏入正屋,只见屋内气氛剑拔弩张。景国公夫人端坐在客位首位,衣着华丽,面容刻薄,身后站着几名神色倨傲的嬷嬷。苏相夫人坐在主位,脸色铁青,胸口起伏。而苏莞凝则站在母亲身侧,脸色苍白如纸,嘴唇被咬得毫无血色,身体微微颤抖,却倔强地挺直着脊梁,眼中是屈辱、愤怒和一丝绝望的坚毅。
见到苏莞泠进来,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景国公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厌恶。苏相夫人则是眉头紧锁,带着烦躁。苏莞凝看到妹妹,眼中掠过一丝担忧,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掺和。
苏莞泠却仿佛没看到姐姐的示意,她怯生生地走到苏莞凝身边,伸出小手紧紧抓住姐姐冰凉的衣袖,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看着景国公夫人,用那种带着孩童般天真又恐惧的语气,小声问道:“夫……夫人……为什么要带坏姐姐回家呀?姐姐在这里好好的……姐夫……姐夫对姐姐不好,为什么还要带别人来欺负姐姐呀?”
她这话问得突兀又“幼稚”,却精准地戳中了要害——不是姐姐不好,是姐夫(景庄)不好!不是姐姐不容人,是你们在欺负人!
景国公夫人没料到这个“痴傻”的三小姐会突然闯进来,还问出这样的话,顿时被噎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哪里来的痴儿在此胡言乱语!大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还不快带下去!”
苏莞泠仿佛被她的厉声吓到,猛地缩到苏莞凝身后,带着哭腔喊道:“我没有胡言乱语!姐姐说的!姐夫就是不好!你们都要欺负姐姐!父亲……父亲知道了不会答应的!”她再次抬出了苏相,既是威胁,也是提醒母亲,相府并非没有依仗。
苏相夫人闻言,眼神微动。苏莞凝则紧紧握住了妹妹的手,从妹妹看似胡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支持。
景国公夫人气得胸口起伏,指着苏莞泠对苏相夫人道:“看看!看看你们相府的好教养!一个痴傻儿也敢在此大放厥词!真是……真是岂有此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沉稳的通传:“相爷到!”
屋内瞬间一静。只见苏相面色沉凝,迈步走了进来,目光扫过屋内众人,不怒自威。他先是冷冷地瞥了景国公夫人一眼,随即看向苏莞凝和苏莞泠,最后对苏相夫人道:“何事如此喧哗?”
景国公夫人见状,气势不由得矮了三分,但依旧强撑着将纳妾之事和苏莞凝的“无礼”说了一遍,只是语气收敛了不少。
苏相听完,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带丝毫温度:“纳妾之事,乃家事,本相不便过多干涉。然,,”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景国公夫人,“若因家事处理不当,损及两府颜面,乃至影响朝堂和睦,则非小事。世子年轻,行事或有欠妥之处,贵府还需多加约束教导才是。至于小女莞凝,”他看向大女儿,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她既是相府嫡女,便自有相府为她做主。若在贵府受了委屈,相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这番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态度鲜明!他默认了纳妾的“合理性”,但将责任推给了景国公府管教不力,更重要的是,他明确表态相府是苏莞凝的后盾!这无疑是对景国公府强势逼婚的一种强硬回应!
景国公夫人脸色变了几变,最终没敢再强硬顶撞,只得悻悻道:“相爷说的是。既如此,纳妾之事便按规矩办。只是希望世子夫人日后能谨守妇道,莫要再行差踏错!”说罢,便带着人悻悻离去。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但屋内的气氛并未轻松。苏相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苏莞凝和躲在她身后、看似惊魂未定的苏莞泠,没再多言,转身离开了。
苏相夫人疲惫地揉了揉额角,对苏莞凝道:“你也听到了,纳妾之事,势在必行。你……你好自为之吧。”语气中带着无奈。
苏莞凝咬着唇,泪珠终于滚落下来,却倔强地没有哭出声。
苏莞泠紧紧握着姐姐的手,心中并无多少喜悦。父亲的表态,看似维护,实则也为纳妾开了绿灯。姐姐的危机,并未解除,只是从明面上的逼迫,转入了更复杂的宅斗深渊。
她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能眼睁睁看着姐姐被推进火坑。和离之路艰难,但并非毫无希望。首要之事,便是要掌握主动权,抓住景庄乃至景国公府的把柄!
“姐姐,”回到泠香阁后,苏莞泠屏退左右,握着苏莞凝的手,眼神清澈而坚定,再无半分痴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你想和离,对吗?”
苏莞凝愕然看着妹妹,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
苏莞泠压低声音,一字一句道:“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收集证据了。”
姐姐的和离大战,第一回合的锣声,已然敲响!而苏莞泠,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将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为她珍视的姐姐,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浪?景国公府,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