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快穿之我是小配角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综影视  快穿     

53 齐武成帝高湛

快穿之我是小配角

皇建二年十一月,孝昭帝高演去世,长广王高湛接受遗诏入继大统 ,高湛到了晋阳宫,于崇德殿为孝昭帝举行丧事。

皇太后娄氏为了帮助儿子快速稳定朝堂,再次出山,凭借个人威望,雷厉风行的命宦官即刻宣布传位遗诏,左丞相斛律金率领百官劝进,多次上表之后,高湛才答应即帝位。

大宁元年冬十一月,长广王高湛即位于南宫,宣布大赦天下,改皇建二年为大宁。

高湛即位之后,以尚书右仆射、赵郡王高睿为尚书令,以太尉尉粲为太保,以尚书令段韶为大司马,以丰州刺史娄睿为司空,以太傅、平阳王高淹(高湛四哥)为太宰,以太保、彭城王高浟(高湛五哥)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冀州刺史、博陵王高济(高湛十二弟)为太尉,以中书监、任城王高潜为尚书左仆射,以并州刺史斛律光(其女是高百年妻子)为右仆射,封孝昭皇帝高演的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

之后令大使巡行天下,询问行政的事务,并且了解民间的疾苦,提拔贤良之人。

河清元年(也就是第二年)正月,该封老娘老婆孩子了……

尊母后娄氏为皇太后!

娄氏: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这是哀家第三次当太后了。

封王妃郁久闾氏为皇后,立嫡长子南阳王高绰为皇太子,封次子高俨为琅琊王;封养女高茹为东安公主(亲姐姐高元德是乐安公主),封亲女高昭为永昌公主。至于兰陵王重点还是军功,还不是时候。

*

先前,高归彦曾前往邺城,拥立长广王高湛为帝,虽然高湛脑子清醒没有被他撺掇地脑子一发热真的起兵篡位,但是毕竟高归彦这个行动上也算投效主子了。

如今高湛成为皇帝,虽然他没有像历史上的武成帝那样圣宠高归彦,但也是对他不错。

历史上的武成帝高湛:【加封高归彦为太傅、司徒,允许他带卫士三人佩刀入宫。当时,高归彦所到之处,举座倾倒,满朝贵戚争相结交。

他位居将相,更是志得意满,出言傲慢,旁若无人。

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等人都认为其威权震主,将来必为国家的祸害,多次向皇帝揭发他的过错。而高湛也想起他以前反复无常的事迹,对他逐渐疏远。】

皇帝封了好多大臣,偏偏把高归彦好像落下来了似的,高归彦起初没多想,没多久,皇帝陛下高湛遂任命高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并传敕令给宫门侍卫,不准高归彦入宫。

当时,高归彦正在家中纵酒豪饮,对此丝毫不知。

次日入朝,方知自己已被外放,大惊之下退回家中。

等他通名谢恩之时,高湛早已将敕令发出,让他及早动身赴任,并让武职官员全部去青阳宫送行,同时又赏赐钱帛、鼓吹等物。

这里的高归彦虽然没有“以司徒、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傅”,但也是“任命高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的。

说实话高归彦对这个任命不是太满意的,他的目标是当太傅甚至努力一把,当一回右丞相的。

但右丞相在高湛之前可能没什么,但自从高湛就是“以右丞相的身份即皇帝位”有一种特殊意味儿。

就好像隋炀帝杨广曾经当过晋王,李世民曾经当过秦王,乾隆曾经是宝亲王……若是他们将一个皇子封王时,用了他们曾经的王爵封号,会有一种隐晦的政治之意。

高湛自然不会给高归彦封什么右丞相,甚至连太傅他都“吝啬”的没给。

高归彦晋升的真的很快了。更何况他大多都是投靠获得从龙之功得到的高位,风评不是多好。

*

宣训殿

娄太后得知她最喜爱的儿子步落稽并没有将平秦王留在邺城,而是派到地方,心里很是欣慰。她就知道还是步落稽最体贴她这个老母亲了。

步落稽最像她了,性格最是分明,他一定也对高归彦不喜!步落稽如此,一定是打算对他下手了。

娄昭君对高归彦没啥好感。

这人大逆不道,竟然敢真的弑君!即便高殷已经是废帝了,但也是济南王啊!

高归彦虽说是奉了孝昭帝高演之密令……但终究高归彦是个对君主没有敬畏之心的狠人,还煽动步落稽造反!

针对孝昭帝残忍的将济南王斩草除根之事,娄太后怨念满满。

“正道多好的孩子,高演如此……这就是报应啊!”娄太后心里叹道。

她心里叹儿子高演不听她这个娘亲的话,执意杀一个已经没什么威胁的高殷,一边又伤心孙子被亲叔叔所杀。

“侯尼于(文宣帝高洋的鲜卑名)在地下多么伤心啊。”她是一个老婆子了,不如当年了,连侯尼于临终前最放下的儿子她都保不住了。

人死了后,就多少地对高殷这个孙儿有些伤心感怀了。

她虽然叫两个亲儿子夺了孙子的皇位,但她真的没想着要杀死高殷,一切都是为了保住两个儿子的命罢了。

她相信她亲生的两个儿子都是仁义的,会更成熟稳重一些,不至于和没长大的侄子那样冷血无情,到时候将孙子囚禁也好,圈禁也罢,总之好歹留下一条命来。

但她真没料到,高演都当了皇帝几个月了,居然突然莫名其妙的想起了高殷,还让高归彦秘密去毒杀了济南王,她得知消息后,真的一边生气儿子不听她的,一边也为那个丢了皇位的孙儿伤心了许久。

只不过,孝昭帝也是她的儿子,甚至比高殷这个孙子还要亲近一些。

虽然恼怒儿子不听她这个老人的话,但儿子如此,也是她这个当娘的没看好儿子。若是她能第一时间知晓,还能拦不下,阻止这场悲剧?

况且孝昭帝也是早早就后悔了,他也知错了,甚至因此饱受心灵谴责,愧疚不已,觉得自己对不起兄长高洋。

甚至于,这种内疚的心情整日整夜折磨着他。还产生了幻觉,以为世上有鬼……

高家人本就受不得大刺激,轻则性情大变(比如高洋);重则神志错乱,身心疲惫,而后在骑马的时候竟然被马儿摔下导致折断肋骨,病情急剧因病而死!

娄太后心里总结,“孙儿是年少不懂事,儿子也是后来为自己所为却也自责导致早早没了。”

“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没有错。”

娄太后也曾想过的,“孙儿要杀二王这是不对的,其中,李祖娥这个老妇不知道好好教育孩子,不是个好的;孙儿身边的大臣也不是好的,居然撺掇皇帝杀叔叔!”

“孝昭帝和步落稽密谋是为了保命无奈起事的,他们无错。”

“孝昭帝选择为永除后患,派人秘密杀死高殷,也是出于皇位和高百年的考虑,理由也算能站住脚。”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延安(孝昭帝高演的字)没有多想,好好当一个皇帝,怎能会早早地就驾崩了呢?”想到这里,娄太后忍不住泪流满面。儿子才二十七岁就没了啊!

她是个可怜的母亲,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走在了她的前面。文襄帝高澄,襄城景王高淯,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

孩子们如今甚至连三十岁都怕是有些艰难。多么悲惨!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娄太后咬牙恨道,“高!归!彦!!”

“高归彦必须死!”娄太后如此心想。

*

官员们为高归彦送行,高归彦刚要出城,前去冀州时,突然心中不安……他的心砰砰直跳,男人的第六感作用下,高归彦暗道不好,他怎么有种危急之事的感觉?

“平秦王高归彦,高长恭于此等候多时了!”

高归彦大惊!“兰陵王!!”

“……罪人高归彦毒杀济南王,无法无天!罪不可赦!令兰陵王高长恭即刻将之捉拿,若敢反抗,就地处决,不得有误!”高长恭淡然的背完了皇帝九叔下的旨意内容。

兰陵王冷冷道,“高归彦,下马受缚吧!”

高归彦若是如此老老实实下马等着被绑住那就不是高归彦了!

他看向兰陵王身后的兵,心道,“他若拼尽全力逃出去应该还是有些可能的,而若是真的被捉过去,怕是就是毒酒一杯了吧。”

高归彦咬牙切齿道,“呸!你个小儿,本王在战场上时你怕是还没断奶呢!”

兰陵王心里呵了一声,为什么有人如此不能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呢?

“既然如此,那就把命留下吧!”兰陵王一向喜欢速战速决,绝不拖着。拉弓射箭,高归彦被一箭穿心!瞳孔一缩,而后失去力气,从马上重重摔下。

争取从龙之功是没错的,但高归彦却因为遵奉孝昭帝的密林杀了济南王,导致济南王被毒杀,孝昭帝也因此自责早逝……两条人命呐!

高长恭心道,祖母娄太后不会放过他,“杀”了两帝的高归彦也不会被皇帝九叔所容的。

“济南王,我为你报仇了。”

【高归彦到冀州后,心中不安,便欲在高湛前往晋阳之时起兵,趁虚攻入邺城。

郎中令吕思礼向朝廷告发,高湛则命平原王段韶与东安王娄睿率军出征负责征讨。

高归彦通过私设的驿站得知这一消息,便闭城坚守,并将不愿随从造反的长史宇文仲鸾、司马李祖挹等五人全部杀死。

不久,朝廷军队逼近冀州,高归彦登城大叫道:“孝昭皇帝驾崩时,六军百万之众全都归我指挥,我却到邺城拥立陛下。我当时没有造反,如今难道会有二心?只因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欺蒙皇帝,妒恨忠良,这才被迫起兵。只要杀了这三个人,我立即自刎谢罪。”后来,冀州城破,高归彦单马北逃,结果在交津被擒获,锁送邺城。

高湛命赵郡王高睿私下去见高归彦,询问他造反的原因。

高归彦道:“陛下让高元海、高乾和这些黄领小儿挟制于我,我怎能不反?陛下重用的若是赵彦深,我又怎会心怀怨恨?”

高湛又命使者前去斥责。高归彦仍道:“高元海收受毕义云的房宅,任命他为本州刺史,还赐予后部鼓吹仪仗。而我身为藩王,官居太宰,却没有得到鼓吹,所以要杀高元海、毕义云方能解恨。”

高湛命都督刘桃枝将他押入宫中,高归彦仍旧这么说,并希图活命。

高湛命大臣公议高归彦之罪,群臣都认为他罪不可赦。

高湛遂将高归彦关在一辆露车(没有帷盖的车子)上,嘴中衔枚噤声,双臂反绑于背后,又让刘桃枝站在车上,用刀架着高归彦的脖子,后面让人击鼓跟随。最终,高归彦及子孙十五人全部被斩首弃市。

后来,高湛又将高归彦全家百余人赐给高岳的子孙为奴。】

上一章 52 齐孝昭帝高演 快穿之我是小配角最新章节 下一章 54 齐武成帝高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