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务处坐镇调度指挥,需要什么专家来什么专家,有家属把你们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把病人交给你们死马当活马医,各个科室也都竭尽所能,生怕自己地盘上的问题自己想不出好招,拿不出良策遭兄弟科室笑话,豁出去的架势抢着救人,真是太他妈过瘾了,这才真的叫抢救。
壬基酚类
二苯甲酮
居氨酸西地那非
α 阿尔法, β 贝塔, γ 伽玛,δ 德尔塔, ε 伊普西隆, ζ 泽塔, η 伊塔, θ 西塔, ι 约塔, κ 卡帕, λ 兰姆达,μ 米欧 ,ν 纽, ξ 克西, ο 欧米克隆, π 派, ρ 柔 ,σ 西格玛(小写), τ 陶 ,υ 玉普西隆, φ 弗爱, χ 凯, ψ 普赛
“人类历史上最精妙绝伦的三十万个字是?”
“《百年孤独》”
“人类历史上最真挚动人的三万个字是?”
“《小王子》”
“人类历史上最富有韵律的一千个字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人类历史上最清奇雄健的一百个字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
“人类历史上最简洁有力的三个字是?”
“我爱你。”
“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两个字是?”
“一哥。”
“你现在就想从心底呐喊出来公告天下的五个字是?”
“我想我已经回答过了。”
不提“堕落”写出堕落的感觉
厚重死板的夜缓缓压缩着闷热的空气。
空调哼鸣着,冰凉的空气喷在进她微眯的眼,手机屏幕的蓝光倒映在红血丝上。她的躯壳反复控诉着想要睡觉的生理欲望。
而她抱着放不下的手机,无知无觉。
直到误触屏幕回到主页,写满励志语录壁纸上印着
1:41
8月22日
高三计划与日程表
“他的18岁被扩述三万字,19岁则轻得像江对岸雾气昭昭的重山。”
或许是几乎全部的生命之重被压在了高三那众目聚焦的一年,一举一动都可以被放大和簇拥。
而十九岁走过高考的独木桥后进入大学,被扩写的18岁疾疾而终,像是背负千钧的躯体倏然一松,周边所有灼热的目光散去,真正只留下了自己,却是朦胧而茫然。
如果说18岁背负着数万人的期望与热忱,19岁抽去了近乎所有,所背负的轻的只有自己一人,步步踩在不实的轻松,徒剩孤独的冷调。
准大四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吧。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试着控制自己前进的方向,那么你就只能被时间推着走。高考、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各式考试、求职,他们就停在你生命的那个年岁上,不会因为你有没有思考、下没下功夫、做没做取舍而提前或后退。节点到来时,胸有成竹者淡然处之,未曾谋划过的人却只能人云亦云,在随大流和做自己的挣扎中内耗。
我带着迷茫开启了自己的大一,大学的生活节奏比之高中,充斥了更多社会的气息,它提醒着我:你该考虑自己的人生了。
我想很多人应该和那时的我一样,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些,而是在思考中很悲哀地发现:我好像一点特长也没有,感兴趣的领域也都是吃喝玩乐,当不了什么事业。可是大家都是普通人,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境况啊!
在我迷茫和焦虑的那段时间,正好有一次马原课上老师在放电影《钱学森》,剧情正好演到钱老成功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看着银幕上演员呈现出的钱老欣喜若狂的表情,我由衷地羡慕着:像钱学森这样的,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同时,还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样的人生活得多有张力啊!接着这个想法,我又突然想到,这些大牛们是先因为自己的天才,才迸发出热爱,最终创造出价值,还是先有兴趣,在探索中展露出了天分,最后有所成就呢?
这个想法让我顿时激动起来,我意识到,也许一个人的特长与爱好,不是从虚空中来的,应当是探索互相成全的。
带着这个想法,我在自己稍微感兴趣一些,但是其实没有什么深刻了解的领域,试着去开展一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