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扎萨克达尔罕亲王之玄孙,顺治养女固伦端敏公主附额班第孙)色布腾巴勒珠尔代表蒙古科尔沁部来到大清,求娶大清嫡公主。
九月末皇帝才回到皇宫,十月末蒙古就已经来人求娶嫡公主了。皇帝潜邸时和登基时除愉嫔珂里叶特氏之外从未纳过蒙古女子,然而蒙军旗和蒙古部落的女子是有所不同的。满蒙汉八旗由皇帝直接掌控,蒙古则是以附属族群成为大清的从属,其性质和政治意义不同,皇帝自然也对此次求娶表示重视。
毕竟圣祖宣妃作为一个隔代的太妃已经没有了政治意义,并且乾隆二年就薨逝了;雍正吉太嫔已入冷宫,为了巩固清与蒙古的友好关系,皇帝自然答应了色布腾巴勒珠尔的求娶。然宫中嫡出公主唯有太后所出幼女柔淑长公主和先后留下的唯一女儿和敬公主。至于纭婠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不好意思,她们今年才七岁,皇帝不会罔顾人伦的。
于是纭婠正好可以呆在翊坤宫安然吃瓜,事情变数太多,还不知道这次嫁过去的是哪个公主呢。皇帝自然属意由柔淑长公主下嫁科尔沁部,但太后能答应吗?不用脑袋想都不可能,太后虽然在其他地方能和皇帝权衡利弊做出让步,但嫁女儿这事儿上是绝对不可能后退一步的。
于是---皇帝在前朝提出下嫁亲妹这一想法时果然遭到了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其中最主流的说法便是“太后长女端淑公主已远嫁准格尔,于情于理于孝道都不合适”。
但现在和上一世情况已然大不相同,皇后已死,朝臣们早看了皇帝对皇后一片深情的做派。所以皇帝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时,也有一部分忠于皇帝的朝臣产生动摇,但奈何太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势力,在僵持不下之后,皇帝十分气愤地下朝了。
皇帝下朝之后来到了纭婠的翊坤宫,原因就是纭婠的父亲兄长都选择了支持皇帝的想法,嫁柔淑公主。原因就是太后利用皇帝的性格打算让皇帝不立新后,被纭婠和背后的舒舒觉罗氏知道了,连前朝太后都暗暗使力,纭婠焉能不回敬?
皇帝是一脸不高兴地来的翊坤宫的,纭婠明知道皇帝为什么烦心,但她并不明着戳破。毕竟嫁公主即可以说是私事也可以说是公事,纭婠还不是皇后,就不逾矩了。
“菡萏,你去沏一盏茶来。”纭婠先打发殿内伺候的菡萏离开,才不紧不慢地向皇帝问道:“皇上为何不高兴?”
皇帝喝了茶,把茶盏重重摔在桌上:“朕一直尊养太后,孝敬有加。却不想姑息了太后这般权势。在后宫她事事干预也罢了,便是前朝也不肯放开手。”
纭婠心里有数,丝毫不惊讶,她保持着面上从容的笑容顺势朝着皇帝期望的方向回答。
作者君正常人家都会有订亲,备嫁(按时代背景应有1-3年),准备嫁妆和流程在嫁的这么一个过程,虽然清朝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但作为固伦公主这流程应该更庄重、繁琐。根据历史上和敬是乾隆十二年下嫁蒙古的,我十年安排这个剧情是没问题的。历史上公主附额色布腾巴勒珠尔其实自小在皇宫读书,为了剧情服务就这么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