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不许干政,太后不会不懂。即便太后有权势,也必定是皇上以仁孝治天下,尊敬太后的缘故。”纭婠对事情避而不谈,其实是在规避皇帝心中的忌讳和敏感的地方。
“可朝臣们都极力反对朕将太后幼女柔淑长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可满蒙联姻乃是旧俗,尤其科尔沁部与大清时代联姻。这点喀尔喀部,巴林部和阿巴亥部都是比不得的,作为内蒙古,嫁去科尔沁部已是最好的选择。”皇帝虽然缓和了神色,可话里的可没有半分缓和的意味。
“太后如何不知道这些呢?只是嫁在科尔沁虽好,但嫁在更近的京城才更得太后心意吧。原是朝臣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这话,可是要把太后架在炭火架上烤了,她堂堂太后,不顾满蒙联姻之俗执意留下公主,便是她不顾大局了。
“婠婠,你同朕想的是一样的,你的父兄也从来都支持朕。再说朕的璟瑟如今才十五岁,柔淑公主已经十七岁了,难道还要朕舍了曾经孝贤皇后临死前的诺言,去护着太后的女儿么?”皇帝好不容易建立的宠妻人设,怎么能就这么崩塌了。
“臣妾也一直敬重先后品德,和敬公主也是仪态品行样样出众的,惯例都要把公主留的久些。臣妾觉得皇上无错,只奈何太后一片爱女之心,和敬公主与太后终究是隔了一层的。”纭婠这话提醒了皇帝,和敬已经失去额娘,祖母有更疼的人,家族在朝堂虽然势大,但又不是一言堂,除了靠他这个做阿玛的,还能靠谁呢?
皇帝和太后明里暗里抗争已经多年,作为一个帝王,他早就想要“唯我独尊”这个词了,但登基十年,太后的势力依旧极大,他的叛逆心理怎么可能允许?所以太后利用皇帝心理,一年来总是举荐纭婠和纯妃做继后以起反效果,纭婠也用皇上的心理,反将太后一军。
既然要依着皇帝的心意来,纭婠自然要助皇帝一臂之力。
“扶桑,咱们这位柔妃素日里便是个面甜心苦的,平日咱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轮到自己身上便也不要紧。但现在皇上需要了,这柔妃的事还能兜得住么?不必太直接,让皇上身边的敏瑚姑姑知道了就行,只透露一点,让她自己查,这才保险些。”
扶桑自然应是,自从牡丹台荷花池贺寿之后,纭婠就一直觉得此地对太后有什么特殊之处。柔妃偏是个心思深的,口腹蜜剑再合适她不过,纭婠敢肯定她一定有点什么太后的把柄,不然不会之前还表面老实,近两年动作愈发肆无忌惮。
她聪明,纭婠更好操作这件事,皇帝这会儿正要抓太后的错处呢。虽然搁在平日里,柔妃是永琪的生母,有些事皇帝知道也就那么过去了,但现在不会,保不齐柔妃一狠心就弃了太后这座靠山呢?
作者君其实就是相当于一种戴罪立功吧,我之前就说过柔妃的性格很像曹琴默,她之后背叛太后就像曹琴默背叛华妃一样。只是曹是对华妃落井下石,但柔妃对太后是弃车保帅,她觉得她顺着皇帝心意来,就可以消除这些年因为太后二人产生的隔阂,自己也顺势摆脱太后。
作者君历史上和敬嫁的就是科尔沁部,不知道如懿传小说原著为啥整一个博尔济吉特部,太扯了吧…因为其实蒙古姓科尔沁的就跟英语作文上的主人公都叫李华一样普遍,并不是只有科尔沁部的人才姓博尔济吉特。
作者君
为手机号君的会员加更,望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