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妃长的并不在皇帝的审美上,柔妃是清秀可爱的小家碧玉,皇帝却更偏爱成熟美艳的,她说自己想像红梅开的一样热烈,但和红梅却一点儿也不像,她只是想在皇帝心里留下最后一点儿属于自己的色彩而已。
柔妃知道皇帝不喜欢缅怀过去,柔妃也并没有多少与皇帝共同度过的美好的过去可以缅怀。因此她只提了二人的初遇后,喘了喘气便凝神嘱托最后的担忧:
“皇上,臣妾只有永琪这么一个孩子,臣妾是拼了命把他生下来的,他还小,还需要有母亲照顾。芳贵人是臣妾的亲妹,不仅是永琪的庶母,更是他的姨母,虽然她年纪小,可有芳贵人照顾永琪,臣妾才放得下心!”
最后一句,柔妃几乎是声嘶力竭地说出来的。她很了解皇帝的薄情和冷硬,哪怕看在自己侍奉多年的面子上,未来永琪犯了什么错让皇帝宽恕一番,皇帝应允了却不一定做得到,当年的哲妃和现在的大阿哥就是前车之鉴。
而托付永琪以后的养母一事却关乎永琪的一生,是万万不可大意的。哪怕这时在干涉皇帝的决定,有威胁的嫌疑,但柔妃还是冒着惹怒他的风险坚定地说出了芳贵人的名字,因为柔妃知道皇帝不会不同意她临终最后的嘱托。但论芳贵人的身份扶养永琪便是最合适的,柔妃只是在最后上了一把保险的锁。
皇帝还在思索,柔妃已经闭上眼睛了,哪怕尘埃还未落定。
纭婠回到翊坤宫不久,景阳宫传来消息:柔妃薨逝了。
柔妃十七岁侍奉皇帝,现在算来不过九年,她刚刚满二十六岁就在深宫中丢了性命了。
两天后,养心殿传来消息,皇帝下旨追封柔妃为庄恪贵妃,也算是全了柔妃和永琪的脸面了。柔妃的封号“柔”,看起来便是不庄重的给玩物随便赐的封号,柔妃顶着这个名号生活了九年,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嘲讽,如今魂归黄泉,反得倒得了个再庄重不过的谥号,想来也能欣慰几分。
皇帝专门为庄恪贵妃辍朝三日以示自己的哀痛之情,可三日过去,他仍然没有明确说法让永琪被谁扶养。
芳贵人这三日常常差宫女给永琪送些吃的用的,还时不时亲自去找永琪以“母亲”的名义和角色来关怀他,暗示的很明显。
但芳贵人再得宠,想要扶养阿哥也不是轻易就能得手的。她资历太浅不提,位分只和嫔位一步之遥,也要看皇帝愿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她晋位给她扶养阿哥的权利。没有阿哥的嫔妃也在盯着永琪,他现在就是一个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香饽饽。
很显然,芳贵人虽然用心伺候柔妃得到了她想要的永琪母亲的首肯,但她没做过母亲,并不了解怎样给一个孩子母亲的感觉。
永琪自小长在深宫里,能敏锐地感知到芳贵人是不是真正的关怀他,并不轻易亲近芳贵人,反而对曾经在圆明园细心照顾他的庆嫔颇有好感。
只能看皇帝最后是更尊重永琪还是有别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