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不连续住同一间房。这并非怪癖,而是一套严密的生存策略。
解雨臣的江湖地位和所做的事情树敌无数,无论是墓里的东西,还是道上的人,想要他命的大有人在。
固定房间会带来致命的 predictability(可预测性)。
作息、床铺位置、逃生路线都会在无形观察并记录下来。这为远程狙击、夜间潜入、设置陷阱(如毒气、炸弹)提供了极大便利。
通过不断更换房间,行为模式变得不可预测。任何试图在老宅内部对他不利的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他的位置,大大增加了刺杀或偷袭的难度和成本。
每个房间的隐秘报警按钮、密道入口、监控死角、隔音效果、结构坚固程度都不同。通过入住,他能亲自检验这些设施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漏洞。
他也会观察,当他入住不同房间时,负责不同区域的下属和仆人的反应是否及时、专业。谁能第一时间调整安防布控,谁又会露出破绽?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内部人员的无声考核。
他没有所谓的“舒适区”或“私人领地”,因为整个老宅都是他的领域。
这种无处不在的感觉,对内部人员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威慑,也在无声地宣示着他的绝对权威和对解家全方位的控制。
对他而言,这种对自身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是对潜在威胁的极致预判,也是他作为解家当家,时刻保持警惕、掌控全局的领袖姿态的外在表现——优雅从容的表象之下,是永远在暗处流动的警惕与计算。
......
“抱歉,有些乱。”解雨辰脱下外套随意搭在衣架上,抬手摁开壁灯。
他不太喜欢房间里有刺眼的光线,一则遇到特殊情况,会影响他的视线判断。二则,他的睡眠质量很不好,却偏偏喜欢睡懒觉。柔和的光源能让他睡得更舒服些。
“你不会要我今晚睡在这里吧?”悠悠好奇的打量着房间。她对解雨辰的喜好知道的不多,却也是知道他从未带过女人进自己的房间,也从不让自己之外的人留宿。如今突然把自己带了进来,实在难忍好奇多了一嘴。
其实这也不奇怪。自古以来,身居高位者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生存病理学”。权力与危险是双生子,坐得越高,越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们的“怪癖”,往往是权力这把双刃剑在他们精神与行为上刻下的深刻烙印。
高位是孤独的。每一个接近的人都可能带着目的,每一次示好都可能藏着计算。长期的权谋博弈会彻底重塑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他们会开始用博弈论的思维去解构所有人际关系。
对解雨臣而言,“信任”不再是情感,而是一个需要反复权衡利弊的“风险项目”。允许他人留宿,这个项目的风险收益比是无穷大的:它可能带来的情感慰藉(收益)远不足以抵消潜在的信息泄露或生命威胁(风险)。
这一条细节,将解雨臣的“谨慎”从一种策略提升到了一种近乎“绝对法则”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哲学。
绝对的控制与零污染,这不仅仅是多疑,更是一种界限分明、将风险降至绝对零度的偏执。
他通过这套仪式性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你不是一个普通人,你不能享受普通人的温情、松懈与亲密。你是一个符号,一个决策中心,一个必须永远保持警惕的“解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