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三月,北方各族与大唐结盟,随后各部君长都到长安请李世民称天可汗,他却笑道:
李世民“我为大唐天子,难道又为可汗之事吗?”
但盛情难却,李世民接受了各部君长的请求,此后赐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都用“天可汗”的称号。
四月定襄之事结束后不久,莱国公杜如晦病逝,谥号为成。
李长歌感佩杜公一生为大唐,虽说他筹划玄武门之事是真,但为大唐鞠躬尽瘁也是真,她阿耶李氏建成,确实小肚鸡肠,无君之心胸。
罢了罢了,这些事过去了便过去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便好。
在长安又滞留了三四月,大婚即成,他们也没有长久呆在这里的道理。
她进宫同她二叔告别。
走过百层台阶,李长歌细细扫过皇宫的一砖一瓦,曾经这里也是她的家,那时不管是同二叔还是同阿翁,一家人其乐融融,她却不知原来只是表面其乐融融,暗地里却是斗得你死我活。
她深吸一口气,不去想这些扰人心神的事,阿隼还在等她,她办完事便赶回去。
李世民“你真要离开长安?”
太极宫,李世民皱眉,一身明黄衮服,脸上沧桑了不少,想必二叔为了国事很累吧,他口气有些淡淡的责怪之意:
李世民“长歌,你成婚不久就要离开,也不让二叔尽些责。”
她一脸敬重的看着李世民,眼里满是不舍之色,她即便她万般不舍,她也没有留在长安的必要,她还要看遍大唐的每一处地方,游遍草原的每一处。
李长歌“二叔,我又不是不回来,说不定哪一天我又回来了。”
李长歌眼中含泪,他们叔侄之间虽隔着杀父之仇,可是从小待她如父的也是他,她阿耶自小便不喜欢她,更遑论父爱,都是二叔给她失去的爱,笑道:
李长歌“二叔,你或许是好皇帝,但却不算好人,你屠我一家我会永远记得。可是长歌信你,一定会让大唐更加强盛。”
此刻李世民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是有些自责,但也是不得已。
李长歌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无不一日将她看做亲生女儿,如今却要离巢,离开她日益思念的长安。
李世民“好,好。”
李世民看着她口中念道,李长歌第一次见战场杀敌,无惧无畏王者般的二叔哭得像个孩子,她上前抱住他,李世民宽厚的手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像极了小时候受了委屈在他怀里哭,他深吸一口气,道:
李世民“你要记得,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二叔永远是你的二叔,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你回来,二叔都等着你。”
李长歌点了点头,此刻已哭成泪人。
李长歌“谢谢你,二叔。”
离开太极宫后长歌去看望太上皇,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见阿翁了。
太上皇有那么多子女,那么多子孙,想必她一个“乱臣贼子”的女儿,他怕是也不记得了。
李长歌来到安置太上皇的地方,此处倒是清净,二叔也算没亏待他。
反倒是他过得舒心,国家大事不必操心。
庭院中,有几位妩媚动人的女子采花折柳,盈盈动人。一旁亭子间,一身素服的太上皇,吹着叶子,看着满园的美人。
长歌微微皱眉,阿翁退位后便是过着这种生活?
宫人很少,但照顾他的起居绰绰有余,李长歌走上前去,看了看整吹得很认真的上皇,满脸忧思。
李长歌“阿翁?”
李长歌低唤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