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阿诗勒隼和卫公李靖下了一盘棋,又讨论了一番棋道,又品了品西湖龙井与铁观音的不同之处以及相同之处,随后又谈到各自身上。
李药师对阿诗勒隼是十分的欣赏,如今也无需站在对立面,内心十分高兴。但他的秦老弟要与永宁公主永居民间,让他甚是可惜,他多么希望他们俩并肩战斗。
若同朝为官,他们一定会是很好的战友。
如定襄之役,配合得天衣无缝。
李靖(李药师)“既是如此,秦老弟,多多保重。”
李药师抬手作礼,深深地看了阿诗勒隼一眼:
李靖(李药师)“有缘再会。”
阿诗勒隼“李兄,保重。”
阿诗勒隼入乡随俗,以大唐最郑重的礼向李药师作揖,随后又以阿诗勒部最郑重的礼向他屈腰礼之,这是他们阿诗勒人对他人最诚挚的尊重。
几日后,阿诗勒隼和李长歌一路往南,他们不知要去何方,正如长李歌所言,浪迹天涯,不知归期。
经过南阳,再经江陵,随后往淮南道,便到了杭州。在江南地区,就属杭州城最是繁华,但与长安相比,还不算真正繁华昌盛。
但长安与杭州的生活习惯大大不同,这大概是南北差异吧。
李长歌看着这些美景,以前只知如男子般,在刀尖上行走,从未看过沿途风景,如今同阿诗勒隼一起看这些风光,说不上来的辛福感,灌满了她的心。
李长歌“阿隼,我们找个客栈歇息一晚吧,马也累了。”
李长歌撩开马车帘子,探出头来,温柔地看着他心疼道:
李长歌“你也累了。”
阿诗勒隼“好。”
阿诗勒隼浅笑低声回应她。
从长安到杭州足足用了一月,一路走来,沿途见到许多颠沛流离之人,也见到许多施粥的老好人。
李长歌又看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她就算心怀天下也管不到每一个大唐百姓,有些州官作威作福,根本不管百姓的生死,还严防官道,阻止风声传到长安。
李世民爱民如子,若看到此番模样,定会严惩这些不作为、食君之禄不为君忧心的父母官。
很多事情她和阿诗勒隼插不了手,只能快马加鞭,带封书信于长安,若皇帝陛下收到定会解决。
夫妻二人在喜乐客栈住下,沐浴了一番便要整装歇息。
已经初冬了,虽然在大唐南方此刻还有些温暖,但夜晚还是有些微微的凉意,阿诗勒隼褪下厚重的外袍,抱着双手站在窗前,望着凝重的月光,若有所思。
草原已经进入寒冬了吧?不知父汗有没有受凉?鹰师有没有备好过冬的粮食?已经离开太久,竟有些思念。
身后的李长歌看穿阿诗勒隼的异样,走了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着那只有半边的月亮,随后转过头看着阿诗勒隼,抬手握住他,说道:
李长歌“是不是想草原了?”
阿诗勒隼笑了笑,他发现如今他想什么都能让长歌猜透,这大概就是心意相通,心有灵犀吧!
他反手握住李长歌纤细的手,随即搂住她,继续看着窗外,沉声道:
阿诗勒隼“无妨,苏伊舍他们……涉尔在,我不必担心。”
他就这么搂着李长歌,又低眼看了看她:
阿诗勒隼“长歌,你应该多吃点,看你瘦的。”
李长歌“咳咳咳……”
长歌咳了一声,其实她吃的也不少。
随后又咳了几声,阿诗勒隼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