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琦莹一语惊醒,琅嬅也想起了这茬,只是宫里的琐碎杂事太多,琅嬅都感觉脑仁不够用了,知道了婉茵的顾虑后,她宽慰道。
富察皇后婉茵,你膝下有女,以你的资历初封本该为嫔,只是在潜邸时你没能晋封庶福晋,这才屈居纯嫔之下。
富察皇后而且,本宫早已向皇上禀明,不论是阿哥还是公主,都不必遵守前朝定律,皆满了六岁后再送去撷芳殿和明芳殿(公主所)。
富察皇后阿哥到底是男子,不可久居后宫,不过母子连心,本宫也亦不舍得,所以向皇上求了恩典,阿哥送去撷芳殿后,每五日回一次,十二岁后每十日回一次,但不可留宿。
富察皇后公主倒是没有太多拘束,送去明芳殿后,每三日回一次,及笄后搬离后宫,长居明芳殿,也可以每五日回一次,直至出嫁。
富察皇后你放心,待到年节,本宫会与皇上商议,晋封你为宁嫔。那时你抚养和欣公主,就名正言顺了,也不会有人乱嚼舌根。
婉茵感激道:
宁贵人嫔妾谢皇后娘娘恩典。
宁贵人若不是贵妃娘娘,在皇上面前提起了璟嫣,只怕嫔妾也不会有今日的风光。
宁贵人嫔妾知道,庶出的公主,只能等到成年出降时,才会有封号。
宁贵人如今璟嫣得了封号,又有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庇护,嫔妾便是去了,也能安心。
晞月柳眉一竖,轻斥道:
慧贵妃呸呸呸,说什么胡话呢?
婉茵擦了擦泪水,一扫心中的阴霾,笑眯眯道:
宁贵人嫔妾是太高兴了,还请娘娘们受嫔妾大礼。
不等琅嬅和晞月说什么,婉茵由顺心扶着起身,跪在琅嬅面前,行了个三跪三叩的跪拜礼。
冬日绵绵,大雪纷飞。
紫禁城,在冬日雪花的点缀下,更显得宁静而神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轻轻覆盖着皇宫的每一个角落,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白色画卷。
自入冬以来,天气愈发的寒冷了,琅嬅体恤嫔妃们请安不易,又将三日一次的请安改为五日一次。
前世的琅嬅登上后位执掌六宫后,面对繁琐复杂的宫务,哪怕再苦再累都不肯放权给她人,硬生生将自己的身体拖垮。
如今的琅嬅可不会犯蠢,毕竟慈宁宫的太后娘娘,还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宫权呢。
琅嬅虽为皇后,但一人撑着,不免有些独木难支。
所以在太后的试探下,琅嬅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放权,但不是请太后帮忙,而是抬了晞月出来,让她学着内务从旁制衡太后。
还断了静妃和娴妃,插手宫务的可能。
静妃身子孱弱,是生永璜时伤了根本导致的,调理多年才恢复了七八成,太医叮嘱说受不得劳累,只能细细将养着。
管理宫务费时费力不说,还特别劳心伤神,并不利于修养,所以静妃只能无缘宫权。
而娴妃,自十六岁嫁入宝亲王府,至今也有六七年了,她一心期盼着,能与心上人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孩子。
上回在长春宫被琅嬅点拨过后,她一直在喝坐胎药调理身子,希望能早日遇喜。
和宫权相比,自然是子嗣重要了,毕竟她也不年轻了呢。
如今宫里只有三个阿哥,三个公主,子嗣还算稀少。
大阿哥永璜是弘历的长子,自然备受瞩目,又因着静妃身子不好的缘故,比较得弘历的怜爱。
三阿哥永璋,因为年龄最小,又长得白白胖胖的,弘历对幼子不免也多疼爱几分。
二阿哥永琏是弘历盼望且宠爱的嫡子,也最得弘历的期许和看重,若非琅嬅暗中压着他,不许他在众人面前显露出天赋。
只怕幼小的永琏,早就成了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会落得个和前世一样的下场。
毕竟有一个十分优秀的嫡子挡在前面,是所有庶子都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是皇宫里的庶子。
公主都是琅嬅这边的。
大公主璟姝和二公主璟嫣,于乾隆元年正月初十行册封礼。
而嫡出的三公主璟瑟,她的册封礼则定在乾隆元年的十月初十。
琅嬅还盘算着,等过了年后,趁着弘历高兴,她就向弘历讨个恩赏,晋封宁贵人为嫔位,尊一宫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