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外公带齐御风离开的时候,就已经和那家人义绝了。
所以盛纶提出的建议让她完全不能接受。
盛纶这次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完全踩到了齐御风不想提的暗伤。
他也没有想到,齐御风会把话说的这么绝对。
盛纶于是转换了话题。
“既然如此,那就不提这件事了,还是那句话,等我回来,娶你为妻!”
都不是小孩子了,没必要因为某些意见的分歧吵架。
见盛纶不在纠结这件事,齐御风也不再继续缠着这话题,她笑着说道。
“说不得你考中那天,我们就去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盛纶考试这件事徐翠芬一直都很关注,说不定,等科考成绩出来那几日,徐翠芬就带着她回汴京了。
只是这件事情还没个准头,徐翠芬让齐御风暂时保密。
但是齐御风今天可是直接说秃噜了嘴。
“什么?你们居然要去京城?”
这实在是让盛纶倍感压力。
“看来,我这次必须全力以赴了,不然你们多失望呀!”
带着徐翠芬和齐御风的期待,盛纶离开了宥阳,彻底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听说,盛紘已经在京城那边等着了,他最近正在国子监就读,用的正是勇毅侯府的那个名额。
他和盛纶是一年考的发解试,虽然地方不同,科考日期和试卷也有差别,但是都是同一年的科举。
但是还存在遗憾,那就是这次盛紘并没有取得参加春闱的资格。
江南一地文教昌盛,那文采斐然的人宛若过江之鲫,考试难度自然也比陕西路的困难不少,所以,他还得在等上三年时光。
想必他见到盛纶,一定会更加难受的吧。
盛纶自己也知道,他这是投机取巧,真要是让他在江南考试,说不定还不如盛紘。
万般皆是命,他的命,是陈道之给改的,目前看来,改的还不错。
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盛纶到汴京之后并没有忙着玩耍,反而更加勤勉了起来。
这次考试,他必须要打起精神,努力取得更好的结果。
按照范仲淹的嘱托,他替老师拜访了几位好友之后,就开始闭门读书,也不和同乡举子拉扯什么感情,每天点灯熬油,闲着没事就想想文章怎么写,凝练自己的文章风格。
他就住在盛家的老宅子里,哪里也没有去。
看到他这样勤勉的模样,就是徐翠芬留给盛纶使用的一些老人也是点头称赞。
时光转瞬即逝,科考的日期终于来领。
盛纶深呼一口气,朝着自家的马夫摆摆手,提着考篮打了一个哈欠,就朝着门口的方向走去。
诸多学子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东西,在贡院门口排成了长龙。盛纶也从善如流,找了一个末端排了起来。
他刚打了一个哈欠,就察觉自己的肩膀上多了一只手。
“嘿,小友,你我果真是有缘呀!”
盛纶一回头,就看见一位留着长须的中年男子笑着和他打了一个招呼。
这人,他自然认识。
陕西道的老乡,张圩,华州的。
……
作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