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沅走后,李瑾阳便独自留在书房自学。翻开书籍,每一篇竟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楷的批注。
唐朝盛行行书与楷书。
古人说过: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观苏沅这小楷,已经继承隋唐其风骨,一笔一笔遒劲笔直,规矩娟秀。
第一篇结合着批注读了下去,李瑾阳心中崇敬又多了几分。能把一篇篇文章理解到这种地步,当今大唐王朝,又有几人能做到?
这等人才,为什么不入仕为官?他若做官,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必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这个疑问一直在李瑾阳的脑海中,久久不去。读着读着,已经到了哺时,是该吃晚餐的时候了。
李瑾阳也觉得有点饿了,便走出书房,见苏凌正坐庭院一旁择菜。
见到他,苏凌打招呼,“子瑜兄。”
“嗯。”李瑾阳应一声,“苏凌,这是准备吃饭了吗?”
苏凌道:“嗯,上课的学生都走的差不多了,该做饭了。”
“平日里你做饭吗?”
“老师做,我负责打下手。”苏凌吐了吐舌头,“老师嫌我做饭难吃。”
没想到绝世出尘的兰芷先生居然会做饭!李瑾阳又对苏沅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这时,苏沅走了过来,显然是听到了二人的对话,“子瑜,晚上一些粗茶淡饭,一起吗?”李瑾阳生自宫中,顿顿山珍海味,吃不惯民间粗粮,不过先生盛情款待,他自然不能拒绝,“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接着,李瑾阳叫一旁站得跟个木棍似的顾寒,“顾寒,下山买点熟食来,顺便带点蟹粉酥桂花糕什么的,我又想吃了。”
“是,主人。”顾寒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