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电影双周刊》联合香港电台发起首届金像奖,旨在为蓬勃发展的本土电影建立专业评价体系。第一届的举办就让整个演艺圈全体出动,leslie也是盛装打扮出行,又是敷面膜又是敷海泥。
看电视的时候,月莎以为他得了奖,全场就他笑得最开心最灿烂,还和镜头招手,结果颁奖典礼看到结束,他就只是蹭了个镜头而已。
颁奖典礼一结束,窄小的客厅里忽然静了静,是Leslie的母亲开了口。六十多岁的人,穿一身素色旗袍,手上皮肤依旧白皙光润,举手投足间还带着旧式大家闺秀的端庄,只是语气里裹着层淡淡的疏离:“我要回家了。”
六姨在一旁听得真切,赶紧上前接过夫人怀里的小宝宝,又偷偷给月莎使了个眼色——那眼神里满是“快留客”的急切。月莎张了张嘴,喉间顿了两顿,才轻轻喊出“妈”字,声音里带着点没散开的紧张:“留下吃晚饭吧。”
“不了,谢谢你。”leslie母亲客气得像个陌生人。如果不是leslie说过他母亲的性子。月莎真会以为自己是被嫌弃了。
“以后我还能来吗?”
“当然可以。”
“谢谢。”
“不客气。”
六姨跟在leslie母亲出门前,把孩子还给了她。月莎眼尖,瞥见襁褓缝里露着的厚红包,刚才的拘谨瞬间散了,笑着扬声喊:“妈,常来啊!路上小心!”
送走了财神爷,月莎赶紧把门关上。生的小孩她是日日夜夜都在看,没那么稀罕了,大红包一打开,看得她呼吸一紧,1000一张,有一捆。
“发财了仔仔,妈妈明天带你去逛街!”
才两个月大的孩子,面不改色地迎上一波热烈的吻。小手还没拍上妈妈的脸就被抓住,月莎眼睛都在发光,“奶奶给你的?什么时候给你的?妈妈帮你保管,小男孩不能戴金镯子,不好看。”
“啊,怎么脚脚也有,收起来,妈妈帮你收起来!”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两个月大的煤气罐罐皱起眉头直勾勾地盯着她,水灵灵的眼睛里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小嘴微微张着,好像要说什么。
然而他那被金子冲昏头脑的母亲,看他了一眼,然后在他脸上亲了下,在他耳边柔声念道:“恭喜发财!”
别家娃娃牙牙学语时,爸妈都急着教“爸爸”“妈妈”,唯独他家不一样——离春节还有些日子,夫妻俩就铆着劲要教刚会发含糊音节的儿子,先说出“恭喜发财”这四个字。
要说这“歪路子”教娃,当妈的不靠谱,当爹的也没好到哪儿去。Leslie一推开家门,先把老婆往怀里捞着狠狠亲了口,转身就凑到婴儿床前,鼻尖蹭了蹭儿子软乎乎的脸颊,眯眼逗他:“恭喜发财!”
如果说这是小孩悲催的人生开局,但还是太小看他们了。当着小孩子的面,这夫妻两竟然开始讨论怎么卖小孩赚钱。
“你不知道,这两天都有好几个大导演找我,说想借咱们仔仔去拍片呢!”Leslie说得眉飞色舞,仿佛谈成了多大的生意。
“多少钱啊。”像这种不需要自己费心费力去捡的馅饼,月莎必须捡!
“正常是100!”Leslie故意顿了顿,伸手捏了捏儿子的小拳头,得意道,“但是我们仔仔长得好看!给一千!”
“这么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带仔仔去。”其实要只给一百,月莎也是答应的。给一千,她都要激动坏了,恨不得马上抱起孩子就直奔片场。
“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有镜头可能要露小叽叽,仔仔以后会不会…”leslie还是有点良心,但不多。他老婆一说没关系,他就没有半点犹豫,“好,我现在打电话去问下时间!”
投胎到这家的倒霉蛋仔仔:喂、110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