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七连和老A的实战演练绝非一场普通的军事对抗。钢七连作为机械化步兵的典型代表,其战术逻辑建立在装甲集群突击与步坦协同之上。他们依托坦克、步战车组成的钢铁洪流,试图通过正面突破瓦解敌方防线。然而这种“平原决胜”的思维在山地环境中遭遇致命打击。
老A将战场选在坦克射界受限的山林,迫使钢七连弃车接敌,暴露了其装备机动性与地形适配性的矛盾。
反观老A,其战术体系呈现出信息化+特种化的鲜明特征:指挥部设在直升机上,通过数据终端实现指令直达单兵,9人团队完成了钢七连100人指挥所的职能;人手一部电台确保战场信息秒级共享,彻底打破了钢七连依赖短波电台的通信瓶颈;采用“侦察-打击-评估”闭环模式,通过无人机侦察和军犬搜爆锁定目标后,立即引导火力实施精准打击。
这种对抗本质上是机械化战争范式与信息化战争范式的首次正面交锋,预示着未来战场将从“规模制胜”转向“体系制胜”。
所以钢七连这个体系必须解散,但这并非是他们战斗力不足,而是合成改革必须经历的。把钢七连里优秀的人才全部拆分到各连队,属于拆尖刀补短板,让传统装甲部队从拳头型向网络型转变,让每个作战单元都具备独立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当然,这也是老A挑选人才的手段之一,他们并非只是参与对抗那么简单。
成才的狙击技术和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给袁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史今!你不用走了!”高城跑得太快了,冲到三班宿舍门口时收不住脚,一个趔趄滑进去,重重摔在地上,他却像没察觉疼似的,撑着地面猛地爬起来,一把抓住正弯腰收拾行李的史今胳膊。
史今手里刚叠好的常服还搭在行李箱上,被高城晃得掉下来。他抬眼时眼神还发懵,像是没接住这突如其来的话。
“我说你不用走了!”高城的声音还带着跑岔气的粗喘,抓着史今胳膊的指节都泛白了,一个劲地晃,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喜悦:“上头下命令了!咱们团被定为首个试点单位,组建军犬派遣队!要找有经验的老兵带训,你必须去!”
史今这才慢慢直起身,目光还黏在床上那枚叠进常服领子里的肩章上。他早做好了走的准备——这次演习他手伤没恢复好,考核成绩拖了后腿,军龄也卡在了线儿上,就算是全连公认的“好班长”,也没理由再留。这些年他托举新人的活儿早干完了,留下反倒是占着位置。
“你听见没?”高城见他没反应,急得嗓子都劈了,唾沫星子溅到史今脸上,“军犬要练战术协同,要上战场!得有人带它们摸战场、认枪声,还得教着跟步兵配合作战——这活儿非你不可!”
史今的目光终于从常服上挪开,落在高城泛红的眼眶上,声音轻得像飘着:“你是说……练出老A那样,能跟着人冲防线的军犬?”
“对!就是这个!”高城狠狠点头,语气里终于透出点松快,却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还记得团里之前那个训犬师吗?她养的军犬会送过来!史今,我问你,这活儿你能不能接?”
史今张了张嘴,没出声。这些年他除了带兵,没想过离开部队的日子——他不知道脱下军装后,该怎么面对正常生活。迷茫像雾似的裹住他,他攥着行李箱拉杆的手微微发颤:“我……我真能行?”
“怎么不行!”高城急得拍了下他胳膊,却又怕拍疼他的旧伤,力道立刻收了回去,“你以为训军犬是容易的?得把你带新兵的耐心拿出来,教它们躲炮火、辨指令,还得跟战士的节奏合上——这些活儿,除了你,全连找不出第二个能扛的!”
最主要的是,年纪轻的战士还有更重要的训练。这种活只能要退下的老兵来做,完全不是他高城背地里走后门能做到的。
史今的目光慢慢落回高城的脸上,又移到行李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上。阳光从宿舍窗户斜进来,落在那床叠成“豆腐块”的被子上,照得棉线纹路都清清楚楚。
他沉默了几秒,攥着行李箱拉杆的手慢慢松开。再抬眼时,原本发飘的眼神亮了,腰背一挺,直直地抬手敬了个礼——臂线绷得笔直,指尖贴紧帽檐,站直了身子敬礼,声音不再发虚,带着点刚压下去的轻颤,却字字都有了底气,喊出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节:“是!”
眼里不听话地跑出泪水来,不是委屈的。作为一个战士,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