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沈小姐是我最好的朋友,从小一起玩到大的那种。
我们的母亲在同一家医院工作,我们又是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一来二去就熟识起来。
医院的工作总是很忙,我的父亲也因为做生意常在外地,于是她经常踩着饭点来我家,把我拉去她家蹭饭。
后来我妈干脆每个月给她家一笔钱,当做我的“蹭饭费”。
于是我彻底告别了速冻饺子,还收获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友谊。
我们小学到高中都是在一所学校,我们算是改不了一起吃饭的习惯了,即使不在一个班,甚至是在教学楼的两端,我们也会每天风雨无阻地约着共赴食堂。
一边吃饭一遍分享每天的乐事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动力,不过很遗憾,我们没能考上一所大学。
图片
我们盯着分数线选了好久,填志愿的时候反复斟酌,好在到了同一座城市。只是我在南城她在北城。
说远不远,说近,坐地铁得要两个小时。
我们不能常常见面,更不能像以前一样每天一起吃饭闲聊八卦了。
好在我们的感情没有变淡。
我们每隔两天就会“煲电话粥”,四年可以称得上是风雨无阻,怕打扰室友,我常常在寝室门外和她通话,冬天经常被冻得手脚冰凉,但是心里特别暖;我们还是会在吃饭的时候聊天,只是现在是隔着屏幕,互相吐糟各自学校的饭菜;我们会关注对方的学校,一有什么有趣的事,又可以做我们好久的谈资。
顺便说一句,我和沈小姐现在已经同居了,我们租了一间不大的房子,在每天为生计忙碌了后终于有了灵魂的栖身之所。
我们依旧是对方最好的朋友,以后也一定是。
这就是我们的友谊,平凡普通但弥足珍贵
02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相遇”是来自于最初,我们与家人的“相遇”。
我的父母都很忙,常常留我一个人在家,所以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相聚的每一段时光。
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生意人,一年到头都在为各种订单东奔西跑,今天他在广州,或许后天就飞到浙江去了。
作为一个生意人,父亲应该是精明的,不过对待我,他却显得有些“笨拙”。
他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礼物,只是每次的粉红书包粉红围巾还有各种芭比娃娃着实让已经上高中的我哭笑不得。
他会试着和我谈心,我也很配合他,不过刚聊几句他自己就词穷了,完全没有他谈起国家大事的口若悬河。
他甚至不记得我的鞋码,每次都给我拿回来一双一点也不合脚的鞋,最后挠挠头,露出憨厚的笑,又拿回鞋店去换。
这就是他对我的爱,笨拙认真,常常让我在哭笑不得后热泪盈眶。
图片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严格的人。
她每天都会检查我的作业,从小学到高中,即使是后来知识难度越来越大她看不懂。
她会很认真地分析我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和我一起制定学习规划。
高三假期,为了让我能更安心学习,她干脆直接戒掉电视,也不玩手机了。她休假在家时,陪着我一起学习,我复习课本,她也看她自己的书,待一段时间就悄悄去做饭。
我很享受那样的氛围,感觉就像我们之间从心灵上越靠越近了。
和所有母亲一样,她也会照顾好我生活的一切,为我做饭,把我常穿的衣服整整齐齐放在衣柜中我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贴便利贴提醒我生活的小事,让我的生活井井有条,时刻都充满温馨,虽然从未用语言表达,但我一直记着她对我的好,心里一直充满感动。
这就是她对我的爱,望女成凤,体贴备至。
这就是我的父母,平凡但却撑起我们的家。
03
又是一年冬季,又到了重温《请回答1988》的季节。每一次看这部剧,我都笑中带泪。
它讲述了平凡琐碎世界中的惊喜,记录了成长与爱,像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简单真实又触动人心。
它静静诉说着相遇离别的故事,提醒我们那些被辜负被浪费的时光,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珍惜遇见。每一次看完这部剧,我都会重新回头好好看看我的生活,依旧是被小事堆砌出的平凡生,偶尔有离别,有失望,有感伤,但幸好,我牢牢抓住了每次相遇,每份相守,它们是惊喜,亦是恩赐。
人生很短,留个那些重要的人,重要的瞬间吧。
01
最近在抖音刷到一句话,备受感触!
“真不敢相信自己年近三十了,身边的朋友都在不断往优秀一次词迈进,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每一步都踏在对的点上,只有我好像止步不前,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光阴里,快乐悲伤仍在我脸上,时间只是让我年龄得到了增长,却始终没有让我成为理想中的大人。”
我以为到了三十岁,会朝九晚五,收入颇丰,和喜欢的人漫步在星辰大海,细数繁星点点。
殊不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却依旧在找寻自己的路上。
是的,看完后我沉默了,这段文案直击我心灵!随后渐渐湿了眼眶。
年近三十的我,三十没立,回忆起自己的三十年,只身一人走出农村来到了大城市闯荡。
第一次坐长途大巴,第一次搭地铁,第一次看到都是高楼大厦的城市,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
那一年,我20岁!懵懂年华富有冲劲。
我进的第一个厂是一家音响加工厂,冗长的流水线让我见识到了音响的组装过程。
尽管艰辛劳累,但拿到工钱的那一刻!我心想,这个月的汗水没白留!
欣喜之余,把2000块钱叠好装进信封袋里方便寄回老家,其余的800多元自己揣进裤兜,心里盘算着游戏装备又可以升级了。
图片
02
二十五岁,兜里揣着碎银几两,梦想着能够跻身权贵,多少会有点不自量力,于是我从成人高考起步。
拿着积攒下来的几千块钱,报了专本连读!怀揣期望的蹦跶了三年时光。
拿到毕业证书那一块别提有多开心了,我是大学生了!我是有文化的人,我是村里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了。
然而,社会的当头一棒让我略微的清醒过来。
“对不起,你是非全日制本科,没有相应的学位证明,不符合我们的招聘需求。”
当时的我只感觉心如死灰,寒毛竖起,难道我这几年的付出全白费了么?
我不甘心!我相信存在即是道理,非全日制也有用武之地!
于是我沉浸在各大招聘公告之中,只要有希望,有条件的!我不想放弃任何机会!
二十六岁,在折腾了一年的考试面试中,终于以86分的考试成绩考进了镇政府的大门,成为了基层办事员的一员!
虽然只是临时工,但对于我来讲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迫不及待的把消息通过用了5年的诺基亚手机,激动的双手敲打着键盘拨通了老家的电话。
这一年,父母在老家可谓是风光不少,在他们眼里,儿子有出息了,从工厂小弟摇身一变成为了政府领导干部,邻里乡亲过来安排相亲的也不少了。
图片
03
二十七岁,我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摩托车,也感受到了自己似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向,明白了作为单位临时工的局限,也正是这一年,我迈上了考公的路途。
在公务员考试的路途中,明白了自己的短板缺陷,于是我重新走上了自考本科的道路,心里想着,只有拿到了学位证书,相信一定可以大方光彩!
三十岁的我,回首过去十年,折腾了,也奋斗了!尽管我已经很努力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了四年还是个临时工,没背景、没人脉,事业无成!孤身一人在他乡。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总觉得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孤寂感涌满心头。
年已三旬,回想十年前,现在的自己少了许多冲劲和热血!反而多了许多深思熟虑后的权衡利弊。
但迫于改变现状的我,幸好仍抱有少年志。
依旧保持着十年前那个有一丝希望终将不放弃的执着,依旧保持着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勇气。
也恰恰在社会的打磨中,不仅仅增添了对于社会生活的适应,对于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还使我懂得了努力的意义是为了什么。
方向逐渐清晰,目标逐渐明确,我相信!通往成功的道路也将会愈渐平坦开阔!
三十岁的我,整装待续向着美好生活的大门继续踏上新征程!
少年的世界里,潮湿的季风中荆棘散着迷人的光,缠绵的云大可摇曳裙摆与恋人激吻,一眼望不到头的森林里是万物呼吸。
他们向来不畏惧这世界,他们饮冰酒,覆篝火,在梦中斩千军万马,奏一曲百转回肠。
长大后的少年似乎再无这勇气,浪漫与青春殉了情。
0
1
“长大你想做什么?”十七岁的时候挚友趴在夕阳洒满的书桌上问我。
如今想来,漫漫岁月长河中有很多这样的夕阳,挂满窗和那群人的脸颊。
“我呢,我想长大做一名牙医,每天给别人矫正牙齿,然后拿钱去旅游,我还要开一家自己的美容诊所,到时候我们就又可以一起了。”
“那你可不许收我钱。”我翘起凳子的两条前腿慢慢晃着。
“行。”
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我希望我可以走远一点,再远一点,看大城市的风景,离开我的小县城,我要赚很多很多钱,我要和我的恋人在黄昏相爱,在夕阳下激吻,时时饮酒,永远浪漫。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三年前在教室里闷热的天气,搭配黑板上越来越少的数字,我们都低着头看着例题,但又都抬着头望着我们的未来。
0
2
如今的我马上升入大三,还有两年我将彻底告别我的学生时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之前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子开始按部就班。
真快啊。
快到若是有人问我在大学都做了些什么,我不一定能答的出来。
在大学里,我体验到了成年人的自由,再也没有师长长辈无时无刻的叮嘱,摆脱了过去作为奔赴“好大学好前程”的追梦人的枷锁,同时我也陷入了焦虑和孤独。
第一天见室友,彼此间礼貌有疏离的笑,不再像和之前同学们那般的大胆纯粹,
我腼腆地放下我的东西,收拾我的新床铺,和舍友假装熟络地一起去吃饭。
加入过学生会,趟过水,有自己的社团,办过许多像样的活动,
由于考前突击倒也是没有挂过科,稀里糊涂地谈起了一场还算甜蜜的恋爱。
但是,我并不似从前快乐,我再也没见过我少年时见过的那样好看的夕阳,我也没有再生出少年时的勇气。
过去在岁月里游荡无比崇敬未来的是我,如今无比怀念那些日子的还是我。
0
3
身边的长辈老师都问过我关于以后的日子,我统统都回“还不知道,还没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可我如今到底在哪一步呢。
我应该看哪一步呢。
我的下一步究竟会是身不由己还是心之所向。
这大概是大多数像我这辈人关于自己未来最困惑的灵魂三问吧。
可我们深陷其中的根本原因到底是行动力不足,却又想走的太远。
学习尚未掌握的能力和完善自身的不足,永远是我们成长道路上迷途的歇脚处,不知道前路如何时,不妨停下来,面对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写完这篇短文的时候,
我想起三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和闺蜜跑早操又一次迟到,伴着教学楼向我们传播扩散的晨读声,天空竟斜斜地下起牛毫小雨,此时的我们望着天空,不知到未来是什么样,但那时我们一圈又一圈地跑,被罚的十圈好像没有尽头,一圈又一圈……
01
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人呢?
“可是我不太想麻烦别人啊!”
“算了吧,我还是自己想想别的办法。”
“我觉得请别人帮忙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这样的事怎么能麻烦别人呢?”
“相信我,我可以独自完成的,我一定能行的!”
“我这样麻烦对方,对方不会烦我吗?”
“别人一定很忙吧,还是不要麻烦别人了。”
明明很多时候麻烦别人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情,却坚持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
从前我就是这样一种不敢于求助的体质。
每次当我意识到一件事情单凭自己的力气不能搞定的时候我就僵住了。
因为自己内心实在不敢麻烦别人。
固然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可是当我自己要麻烦别人的时候,我却再三犹豫。
我记得读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我的手机坏了。
找了维修店之后说没办法修了,只能买新的了。
当时我就感觉自己僵住了。
因为手机坏了就意味着很多事情我都做不了,连基本的生活我都要求助于我的室友了。
我内心真的充满了纠结和害怕。
不仅仅因为自己内心不敢求助的小魔鬼,还因为当时和室友们都不太熟悉。
这让我的求助又增加了一个难度。
可是没有办法,因为在这座城市,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的室友们了。
而求助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借个手机给我的家人打电话,让他们给我买一个新手机寄过来。
虽然当时已经下了决定要借某个室友的电话,但是当晚回到宿舍的时候我还是没能说出口,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的餐饭都是付的现金,还好那个时候学校的食堂还可以收现金。
我就这样在不敢麻烦室友的纠结和犹豫中度过了两天。
终于在第三天晚上的时候瞒不住了。
我的室友们问我为什么不回消息,这两天也不见我玩手机,我终于说出手机坏了的情况。
就这样顺便借了室友的电话解决了该解决的事务。
这件难以求助的往事只是我成长历史上所有不敢求助的经历的一个缩影,也让我慢慢下决心。
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这种特质,变得敢于求助。
02
当时的决心一直藏在心里,虽然时时想着要突破,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委屈着自己。
可能我欠缺的是一个时机吧,得有个好的开始。
大二的时候我遭遇了电话诈骗,骗子的一个电话过来,就报出了我的所有信息,少不更事的我当时就吓傻了。
随着对方说辞的深入,我半信半疑。
可是当他用威胁的语气给我说要我赶快下载一个软件的时候,我就僵住了。
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件我从来没遇见过也根本应付不来的事情,所以我需要别人的帮助。
求谁的帮助呢?
我想最可靠、最不可能拒绝我的人就是警察了。
可是内心的纠结又出来了,警察不是很忙嘛?我会不会打扰他们的工作呢?
虽然犹豫,但是我还是想尝试一次,因为当时觉得好害怕好委屈。
就这样,犹豫了几秒之后我还是挂掉骗子的电话报警了。
很庆幸,当时的接线员是一个温柔的小姐姐。
她耐心地给我讲解电话诈骗的手段,并且告诉我如何预防,最后还温柔地安慰了我。
我记得自己一下子就哭出来了。
不仅仅是因为一瞬间从害怕中恢复过来了、被安慰之后那种委屈感消失,更重要的是我居然克服了自己不敢求助的习惯心理。
原来麻烦别人没有那么难,她没有讨厌我,也没有觉得我麻烦。
我更没有被拒绝,我得到的是耐心的解答和安慰。
03
这样一件学会麻烦别人的小事是我成长历史上的里程碑。
因为有了这样一次很成功、很暖心的麻烦别人的经历,我后来又逐渐尝试了很多次麻烦别人的小事。
这些小事中,大部分时候我会求助成功。
只有偶尔别人不方便所以没能给我帮忙,但是我也能理解对方的不便。
我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变得成熟和坚韧,麻烦他人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值一提的简单小事。
前不久,我房子里的插座烧掉了,我给房东拍照发微信的那一刻简直不带一点的纠结和犹豫。
我想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是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成功的。
因为我内在的想法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没有因为不敢麻烦别人而纠结内耗,伤害自己。
其实仅仅一个举手之劳,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的,帮了也就过了,所以怎么可能会因为帮助了你而讨厌你呢?
也不用觉得太麻烦或者太耽误他人。
并非人人都日理万机,帮别人一个小忙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有的。
何况对方也会衡量给你帮忙的代价,你只管求助。
即便被拒绝,也好过没尝试而觉得委屈自己。
最后,请相信我,你要比想象中更加受欢迎,而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助人为乐的人。
人与人之间,不就是相互帮助的关系吗?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相互“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