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王宫找阿兰若,我听说她出嫁的时间,正好是秋末,我想我可以看着她出嫁,然后在海上送她一程。
这一段时间除了采购,我在确定郊外花园周围人迹罕至后,就开始着手收拾起来。
打扫、除草、种花、修缮,等慢慢将屋子收拾干净,恢复如初,也用了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在这个屋子呆的时间很短,但却是我与阿兰若曾经的回忆,我不愿它永远封尘,只盼着心中的妹妹永远鲜活地活在我的记忆里,就算只带着这样的回忆过完余生,我也愿意。
阿兰若出嫁的日子终于到了,天刚刚亮,城里的礼炮声便从未间断。
礼乐声更是悦耳,在王宫里悠扬地传了出来。
小英说的没错,阿兰若的出嫁让整个无息国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子民们穿上最新和最喜庆的颜色,早早便在大街上等候,带着虔诚的祝福,就为了亲眼目睹这场盛况,亲自送他们的公主出嫁。
我提前两天让小英帮我雇了许多人,在整个都城范围内收集鲜花,在阿兰若出嫁的这一天,将码头堆满花盆;还将收割的鲜花送给围观的臣民,让她能在鲜花的祝福下出嫁。
我知道她喜欢花,一直喜欢。
我也拿着一束红色的星辰花在大街上等候,午时,阿兰若的花轿准时踏出宫门,她坐在花轿里没有露脸,是东方拓骑着白马,迎接无息国臣民的欢呼和注目礼。
他比四年前要成熟一些,精致的脸庞依然是那样的俊逸。
我远远看向王宫的城楼,看见阿兰若的父王母后,正相依在城楼上目送他们的女儿出嫁,想必刚刚在王宫内,已有一场正式的道别。
他们是我的灭门仇人,是杀我父母,夺我国家的仇人,可他们也是阿兰若,我妹妹的父母,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阿兰若。
如果我为父母报仇,潜入王宫将他们杀死,那么我就成了阿兰若的杀父杀母仇人,阿兰若会再次变为孤儿,这个国家失去国君,人们能继续安居乐业吗?
我的心又乱了,说不难过是骗人的,但我知道我不能如此。
此时我身边的人们在开心讨论:“是谁为公主准备了这些鲜花?每个人都手持一束,好美啊。”
“应是东方太子殿下吧?”
“太子殿下一表人才,对公主又一往情深,实在是天作之合。”
“听说公主曾一再对外表示自己早已婚嫁,各国王子中,也唯有东方太子并未退缩,如此不离不弃,实属不易。”
“公主何时曾婚嫁?”收回心神,我问。
“不晓得,总之四年前就听说公主时常公开表示自己早有夫君,却未曾见闻,总归是为了不外嫁,想留在王君王后身边承欢膝下,才如此说的吧?”
“……”阿兰若,是哥哥不对,哥哥不应该不相信你。没想到我当初对阿兰若说过的话,她竟一直未曾松口。
我一路追着马车的步伐,穿过人群,来到码头。
终于见东方拓下马,到花轿前将阿兰若抱了出来。
码头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呼声,我看见阿兰若略施脂粉的脸,红妆红衣的她如火一般艳丽,只是她的表情里满是陌生,那样的高贵和冰冷,一如我当时在王宫里看见的模样。
她清减了许多,瘦得连脸颊的肉都没有了。不知道东方拓抱着她,在她耳边说了什么,她才抬起头来,朝人最多的方向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但她的双手一直圈在东方拓的脖子上,像是有点无力。
有人又在我的旁边议论:
“第一次看见熙攘的码头堆满鲜花,就跟花海似的,太子真的好浪漫!”
“不过公主的身体看起来还没完全好起来,自从两年前失足掉落城楼,就没见她踏出过宫门,实在可怜。”
“可不是嘛,连下轿和上船都要太子抱着,也难为太子了。”
我担心地看着阿兰若被东方拓抱上排头位的红色大船上,他们双双立在船头,阿兰若终于落了地,她靠在东方拓的身上,东方拓揽住她的腰,他们的身高和样貌是那样地和谐,就连朝子民们挥手致意的动作都那么默契,一直到他们的大船被第二艘离开的大船遮挡,东方拓才又将她抱起,送入船舱。
我无法从阿兰若的表情上判断她此刻是否快乐,但似乎大家都觉得她是幸福的。
这样就够了吗?我问自己。
我不知道,不过也许,明年我可以到水虞国去看看,再确定她是否快乐安康。
假如她不快乐,我想我会狠下心,将她抢回来,拘在呼呼岛内,不让她离开。
假如她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