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药,而自古以来,关乎最高统治权的皇位继承问题在哪个国家都是充满了斗争甚至杀戮,七世纪末的小日子当然也不例外。
高市皇子挂枝,朝中除了轻皇子和高市皇子外,还有相当几个有势力的皇子觊觎皇位,满朝大臣也各站各队,各为其主,那可真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最犯难的自然又是持统,对于皇位继承的重大问题,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复杂局面,持统一时急火攻心,无计可施,只好又找自己的幕僚智囊讨主意。
此时的不比等已经和县犬养三千代勾搭在一起,并通过三千代的裙带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和皇族的联系,他和持统的关系更加紧密,或者说,这时的不比等是持统的“自己人”。
不比等给持统出的计策很简单——开会!
通常来说,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然而这次不比等反其道而行之,让持统召集皇族和大臣开大会来商议皇位继承的重大事项,看似不合常理,实则目的很明确——分化瓦解对方阵营。
如果持统在此时贸然推轻皇子出来继承皇位,其它阵营必定群起而攻之,并且目标一致,容易形成合力,持统一方面临的压力会很大。但是开会嘛,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各方势力都会力推己方的人选,继而互相争斗,力量就被分化,无法形成合力。持统面对的压力骤然减轻,就有余力来出招解决问题。
第二个主意是埋暗子。
一般情况下,在人群争论到白热化又无法得出统一意见的时候,如果有人振臂高呼,一锤定音,可以影响甚至左右众人的意见。这个人选十分微妙。首先,这个人要和皇位有一定联系,又不能是利益相关的任意一方;这个人要在朝中有一定威信,还要对持统忠诚;这个人要为人低调,但是又要对事情有说服力。各种条件套下来,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葛野王。
葛野王,大友皇子的儿子,持统的侄子,既是皇族近亲,又因出身问题大体上已经和皇位无缘;因为他老爹的关系,在朝中有一定威信,作为持统的侄子,因为血缘关系又天然地选择持统的立场,对她很忠心;最后,他老爹大友皇子就是皇位斗争的牺牲品,作为“壬申之乱”的亲历者和利害相关者,对避免夺嫡争位有一定的话语权,说话具备说服力。
最后一点,对局面的把控。
会议地点选在藤原宫,作为持统的主场,在气场上就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为了防护宫廷安全,护卫宫殿的军队势必完全听命于持统。
军队是一种力量,可以防护,也可以进攻,全副武装的军人对付一群毫无防备的皇族朝臣可以说毫无压力。当然,这是暗招,不能拿到桌面上说,通常情况类似于“暗伏五百刀斧手……”
总之,在不比等出主意,会议按预想的那样进行,群臣争得面红耳赤,葛野王当堂一声大喝,一锤定音,群臣又慑于处境情况,不变多言。
持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起身回寝宫的时候,她一定回首瞥一眼不比等,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就像我们之前章节介绍过的那样,会议后不久,持统就让位于轻皇子,不比等也因为拥立之功,于公元697年被封为“中纳言”,可谓一步登天,由小小的判事直接升迁至中央朝廷的核心权力机构,从而由幕后走向前台,开始名正言顺地参与国家治理。
也是在这一年,不比等的女儿藤原宫子嫁给轻皇子做夫人。当然,这时应该叫文武天皇了,而这个“夫人”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妻子”的意思,而是日本后宫妃嫔的一个等级,地位次于皇后和皇妃,而文武天皇又恰巧没有立皇后,也没有封皇妃……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