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老病死,国有盛衰兴亡,历史的齿轮不停地转啊转啊转,转到了公元703年……
这一年,朝鲜半岛上新罗国王金理洪亡故,其弟即位。
这一年,中华大地东北的辽宁朝阳,胡汉杂居区里,一个小男孩诞生,多年之后,他获得了一个新名字——安禄山!
这一年,日本岛上,持统上皇挂枝,年轻的文武天皇在做了留念的傀儡木偶之后,终于开始亲政,开启了他短暂的帝王之路。
也是在这一年,日本朝廷基本完成了《大宝律令》各项政令的实施。
第二年的704年,文武天皇改元“庆云”,大搞庆典,他端坐在大极殿的御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朝堂上,百官齐聚,华服盛装,彰显着新朝帝国的皇权威仪。
庆典之后,文武天皇大封群臣,赏赐有加,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然而,在场的人不会想到,完成变革的国家,出道即巅峰,从这一刻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皇权开始逐渐式微,一度成为权臣军阀的附属品。
之所以如此,除了我们之前介绍的民众苦难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朝廷权力架构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叫做隐患,最终造成天皇权力旁落,虽然期间不断有天皇采取各种措施来挽回皇权,但是最终也无法扭转局面!
现在让我们来说说日本朝廷的那些事儿吧。
日本朝廷在实施《大宝律令》之后,除了个个国家机构设置、任命官员外,还有一套比较重要的制度体系,那就是政令的上传下达。
天皇最重要的政令就是诏书和敕书。通常在电视剧中,太监双手捧着卷轴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个卷轴通常就是诏书或者敕书,通常在中国也叫做圣旨。
诏书和敕书是两种东西,最大的区别就是:诏书需要昭告天下,需要向全体国民传达,敕书是政府文件,只向全体官员或者具体负责落实的官员传达。也有中通俗的分法就是,大事用诏书,小事用敕书。
在日本,这种重要文件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呢?
天皇有重要的事情要下达旨意,中务省的品官内记会按天皇的意思拟定诏书草案。为了工作方便,起草诏书的內记官通常是女官中的尚侍,而且是在天皇的住所中制定。天皇审阅认可之后,会在草案上写上日期,这叫做“御画日”。
之后,草案会依次交中务省的中务卿、大辅、少辅审阅,他们认可后,会在各自的官职下写上“宣”、“奉”、“行”,这叫案文。
案文之后,草案盖上天皇玉玺,交太政官。
太政官的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纳言依次签署自己的姓名和日期,最后由大纳言上奏天皇,这叫做“复奏”。
接到复奏的诏书,天皇在上面写“可”字,这叫“御画可”。
经过这一些列的程序后,诏书才能下发施行,而与此同时,太政官还需要将诏书复制一份,一是作为备案,二是制作公文向全体官员宣布,同时责令有关部门执行。
敕书和诏书差不多,但是因为所涉及的事情相对较小,所以经常就省去了“御画日”、“复奏”、“御画可”等过程。
在后来的岁月中,因为皇权争夺的需要,嵯峨天皇专门设置了“藏人”这个职位,向各地发布敕诏,有时候为了方便,会将敕诏简化,这叫“宣旨”,宣旨再简化就是“纶旨”,要强调的是,“纶旨”是不用盖天皇玉玺就可以生效的。
再说些题外话,日本当时的诏书主要是用汉字写的,因为日本人没啥文化,官员也不全市能看懂汉字的,所以在汉字书写的正式诏书之外还会用万叶假名书写一个版本,专门用来向官员宣读,这个版本的诏书叫做“宣命”。由于当时的阿倍仲麻吕他们还没有从中国留学回去,早期的日本假名文字不成熟,所以宣命中经常会大量掺杂汉字。
天皇下达旨意的文件说完了,我们再说说臣子向天皇请示报告的文件。
各级臣子向天皇报告事务和请示裁决的文件叫做“奏”,根据事务大小和上奏官员的级别分有“论奏”、“奏事”、“便奏”,风尘把它们通称为“三奏”。
先说论奏,这个是级别最高的,它是太政官会议将各级官员提议进行审议后,将审议结果上报给天皇,天皇同意后,作为天皇的命令向百官公布实施。能称为论奏的主要为祭祀、财政、官制、审判、军事相关的大事。
其次是奏事,就是太政官不需开会审议,直接把各级官员和地方各国官员的议案直接呈送给天皇,天皇同意后公布实施。
最后是便奏,主要是少纳言向天皇上奏的日常杂事,而且都是少纳言职责范围内的事,这些事项都很小,流程也就最简便。
乍一看,仿佛架构设计很不错嘛,什么事情都要经过天皇的许可,毋庸置疑地称为权力的最高决策者,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所有的过程中,有一个影子一直存在,那就是太政官,草拟诏书的是太政官下属的中务省,复审诏书的是太政官;上奏论奏、奏事的是太政官,上奏便奏的少纳言还是太政官。而天皇的权力主要是“御画日”、和“御画可”来体现,在政务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可有可无,反而是太政官在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还有个最致命的因素——玉玺!天皇的玉玺不是由天皇自己保存的,而是由太政官保存。
于是,在诏书文件的起草、审核、盖玺、发布的整个过程中,太政官几乎把持了所有的权力。如果任命的太政大臣忠于朝廷和天皇,那问题不大,但是太政大臣有二心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
政务上,权力架构设计的缺陷,为天皇的权力旁落埋下了隐患,在皇室血脉婚姻上,又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为日本权臣的上位打通了最后一个关卡!
公元707年7月18日,体弱多病的文武天皇在亲政3年以后挂上了东南枝,他身后的帝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发生了许多奇异的事情……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