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故事  日本天皇   

第三三章:行律令国统现雏形,夹私货皇朝存隐忧(二)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

简陋倾圯屋,地上铺茅草。父母枕边愁,妻子脚下忧。灶里无炊烟,釜中结蛛网。忘却炊饭事,只闻呻吟语。咆哮如劈物,手持刑笞具。“五十户长”声,呼啸到寝处。似此人世间,欲呼亦无术……

这不是风尘写的打油诗,这是日本奈良时代有名的诗人山上忆良所写的《贫穷问答歌》中的一个章节,这诗歌中描述的凄凉情景,是日本奈良时代老百姓悲苦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政府的变革改新,成就的是贵族群体的,广大的贫民百姓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幸福。

持续百年的改新,确实让日本建立了完备的各种政府体系,看起来像是个国家样子,但是它的人民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大的益处,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是因为,日本的这场改新是统治阶层从上而下为了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出发点就是如何更好的维护,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效率,保护资审阶层的既得利益,而人民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可以任意驱使和奴役的对象,现在让我们开看看老百姓的苦难吧!

《大宝律令》明确规定了“良贱之别”,也就是把人民分为良民和贱民两个级别。当然,贵族和皇族们是不在其中的。

良民包括变革之前的普通氏人,以及原来隶属于朝廷、贵族的部民,他们被指定为“公民”,称为“良民”。不要误解这个“公民”的含义,它可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公家所拥有的民户”的简称。

贱民又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奴婢”,这个不用说,是最低级的人,属于奴隶。

“家人”,可不是自家的人,而是贵族家里的“人”,这种“人”其实就是奴隶,不同的是除了给贵族干活之外,还可以有自己的家族生活。

“杂户”,地位比前两者高一点,但是高得有限,主要是配属于各级官衙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手艺人,或者叫“匠人”。

这三类人在奈良时期的日本,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好,人的三六九等分好了,再来看看他们的待遇。

当时的日本实行的是“班田制”,就是国家分给老百姓土地,由百姓负责耕种,然后按比例上交赋税,这种税叫做“租”,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国家每六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编制户籍册,然后按在册的人员分配土地,六岁以上的男丁每人二“反”地,这个“反”是日本的土地的面积单位,当时的一反大概相当于1.5亩土地。女子按男子的三分之二折算,女婢和家人按公民的三分之一折算。这个地叫做“口分田”,奴婢的口分田是交给他们的主人,而不是奴婢自己。

领到田地的人活着就耕种,死了再由国家收回,既不能拒绝领受,更不能私自弃耕。因为种这个口分田是要给国家交税的。具体的税率是每“反”二束二把。这里的“束”和“把”是当时日本的粮食计量单位,用手抓满三次的谷物算一“把”,每十“把”算一“束”。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上交的赋税大概相当于产量的3%左右,看似不高对吧?

别急,还有其他的。在税之外,还有“庸”和“调”。

庸是是一种徭役,规定每年到京城去给朝廷免费干10天活,离京城远,交通不便怎么办?好说,折成布匹。其次是调,这个就是明确的上交丝绸等地方特产了,你家有啥就交啥,不管布匹还是箩筐、农具都行,只要有用的都可以折算!“庸”和“调”只针对65岁以下男性,按不同年龄段分级征收。

租庸调三项折合成米计算的话,大概每户要上交口分田收成的五分之一,也就是20%,貌似也不算太多是吧?咱们继续。

除租庸调之外,还有其他的几种徭役也是老百姓必须负担的。

首先是兵役,这个不消说,在原本就是小国寡民的日本兵役自然要全民承担了。每个日本男子,在十五岁至六十五岁的四十年间,没三四年就要被征发一次,自带武器和口粮,到国司的军团中服役两个月,当然,服役的这一年中的其他徭役免除,租税不减。如果觉得六十天的军团不过瘾的同志,还可以去九州连干三年“防人”,或者去京城干一年“卫士”。在那个交通不变,技术落后的时代,去遥远的京城或者九州,还得自带武器、口粮,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及其痛苦的事,民间传言:一人当兵,全家灭亡!

这就完了?还没有。

徭役之外,还有“杂徭”。所谓“杂徭”就是国司、郡司们的一种权力,每年可以役使百姓十五天到六十天不等,看你的年龄段了,岁数大的就少几天,年轻力壮的就多几天。不过别以为说几天就真的是几天,这个只是规定的天数,具体实施起来可没人能保证真的到时间久让你走人啊!

此外还有“仕丁”!

这个“仕丁”就是每五十户要出两个壮丁,到京城去给朝廷干三年活。

以上是有明确规定的负担,还有一些隐形的负担,也是要百姓来承担的。主要就是运输成本。

每年征收的各种租米、特产、绸缎等等物品,是需要运到京城去上交的,而要把这些东西运到京城去,是需要人力、车辆、牛马等运输成本的,这些成本毋庸置疑地都需要百姓来负担。经常有完成运输任务的人在归途因粮食断绝而饿死,或者因劳累过度和病痛而倒毙路旁。

好吧,朝廷白嫖的负担咱们说完了,下面说说不白嫖的。

雇役,顾名思义,就是雇佣的一种劳役,政府给百姓少量的粮食和工资,让他们从事各种繁重的劳作,别嫌钱少,这是不能拒绝的“恩赐”!

还没完,还有一种奇特的税,叫做“公出举”!

“出举”就是出借,“公出举”当然就是公家出借,其实就是一种依靠国家机器发放给穷苦百姓的高利贷。在经历了上述的各种盘剥和负担后,老百姓真的是青黄不接,字面意义的青黄不接,春天的时候经常会为了活命把稻种都吃光了。为了继续耕种土地,就向政府借贷稻谷,秋收后连本带利偿还,而这种高利贷的利率竟然是50%,别吃惊,这还是公家的利率,爱借不借,在民间的“私出举”利率甚至高达100%。如果仅仅是自愿借贷,也还算有点人味儿,问题是这种“公出举”居然称为了制度,不愿意或者不需要借贷的人也被强行借贷,真真的是“被贷款”,利息嘛,照常例来收,童叟无欺,纯纯是不给穷人活路了。

在朝廷上层精英们的运作下,革新之后的日本国称为一个“穷人”的国度,全国90%的人属于等外人。

你问我啥叫“等外人”?

把人的家庭富裕程度从“上上等”到“下下等”一共分为九等,除此之外还有个“等外”级别,这个级别的含义就是:如果不及时救济就会饿死!

如此优秀的施政,难怪山上忆良要替老百姓高呼:似此人世间,欲呼亦无术!

底层百姓如此水深火热,那顶层的天皇又是怎么样的一副光景呢?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

上一章 第三二章:行律令国统现雏形,夹私货皇朝存隐忧(一)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四章:行律令国统现雏形,夹私货皇朝存隐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