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故事  日本天皇   

第三六章:少年得志位极人臣,孤臣少助身死族灭(二)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

2003年1月18日,日本的矮个子天皇明仁因身患前列腺癌被送入手术室,经过将近四个小时的手术,他的前列腺被顺利切除。值得注意的是,手术中输血采用的是明仁本人事先储存的自体血。之所以使用明仁自己的血液,是为了确保皇室血液纯正。由此可见,小日子皇室对于血统的执著到了近乎疯魔的程度。

但是在日本的历史上,真正能当上天皇的人,未必真的就是那么纯正的皇室血统。不然的话,长屋王可能要比他后来辅佐的圣武天皇更有资格当这个天皇。毕竟,长屋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属于皇族,甚至他娶的正妻,也是正儿八经皇室的内亲王,血统要多纯正就有多纯正了。

然而,长屋王并没有按唯血统论的逻辑做天皇,反而上演了一出夫妻双双赴死的悲剧。这一切的根源,还要从圣武天皇说起。

圣武天皇,登基前被称作首皇子,他其实也是个可怜的人。

首皇子的老爹就是文武天皇,而他老妈可不是皇族出身,而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儿藤原宫子。比较糟心的是,首皇子刚出生,藤原宫子就疯掉了,具体地说就是经常躲在屋里时哭时笑,严重的时候任何人都近不得她身边,甚至多次企图自杀。当然,这个症状在如今看来,就是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但是在当年那个时代,那个落后的国家,人们没办法正确认识这个疾病。只能把宫子当做疯子,幽禁起来,一直关了三十多年。

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首皇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感受过母爱,一直都是由宫内的女眷抚养长大的。

比糟心更糟心的是,自小没有母爱的首皇子,在他七岁那年,老爹又挂了。

这就得再说一下日本皇室那个有点变态的传统:为了维护皇室血统的纯正,防止外族血液混入皇室,天皇的正妻必须是皇族出身,于是乎,为了维护这个比较搞笑的原则,日本皇室经常出现姑侄成婚、叔侄(女)成婚、兄妹姐弟(不同母)等等奇特的近亲婚姻。

学过中学生物的都知道,近亲婚姻对一个族群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容易造成很多奇奇怪怪的遗传病,而且近亲婚姻所生的子女也大概率会有各种疾病。

首皇子不是近亲婚姻的产物,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他爹文武天皇可是正儿八经的两代近亲婚姻的结晶。作为文武天皇的亲生儿子,虽然身体里融入了藤原氏的血脉,但是也大概率在继承文武天皇血脉的同时也继承了某种疾病。

因此,文武天皇在25岁的“高龄”就挂上了东南枝,他的死亡,造成的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他儿子首皇子成了半个孤儿。说他是半个孤儿,是因为他虽然有妈,但是他妈在他成年之前就从来没有和他见过面,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妈妈。

这一年是公元707年,可怜的半孤儿首皇子才不到7岁。

文武挂枝了,首皇子年幼,为了给孙子守住皇位,文武天皇他老娘,首皇子的奶奶依然绝望地登基做了天皇,这就是元明天皇。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日本皇室奇特的婚姻传统,元明天皇既是持统女天皇的妹妹,又是持统的儿媳妇!真是奇也怪哉!

无论如何,元明天皇追随着她姐姐的脚步,也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守住皇位,自己登基做了天皇,而首皇子也懵懵懂懂地呆在宫里做他的皇子。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元明天皇因为武藏国秩父郡进献了和铜,以此为祥瑞,顺势改年号为“和铜”,这年就是和铜元年。

登基之后,元明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大封群臣,藤原不比等就是在这一波封赏中被赏赐的正二位。而我们的主角长屋王现在还是正四位上的官位,到了第二年(709年)才给任命的式部卿,大唐叫做吏部尚书,现在叫组织部长。

此时,藤原不比等最大的儿子藤原武智麻吕也才不过是个图书头兼侍从。图书头,顾名思义就是中务少辅下的众多寮头之一,就是管图书资料的头,总之就是个很小的官,算是在朝廷里冒了个泡。不比等其他的三个儿子更是连泡都还没有冒。

紧接着就设立催铸钱司,开始仿照大唐的“开元通宝”铸造“和铜开宝”铜钱。为了推动铜钱的流通,还实施了《蓄钱叙位法》,简单来说就是,做多大的官,家里就要存有一定数量的铜钱,超过的奖励,不够的责罚。毕竟有铜了,不好好利用挥霍一把,实在对不起上天赐予的“祥瑞”!

元明的第三项重大政绩就是迁都!

早在元明登基之初,就开始筹划建设新都城,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为了省钱把藤原京的建筑材料也拆下来用于新都的建设。没办法,穷日子就得穷过。不出意外的是,这个新都城“平城京”,仍然是仿照大唐的京城长安来建造的!

当年的平城京也就是如今的奈良!

公元710年,日本朝廷迁都平城京,历史上有名的“奈良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史的齿轮就这样又转动起来!

我是风尘万里,一个爱看点历史的新人阿婆主,咱们下次再见!!

上一章 第三五章:少年得志位极人臣,孤臣少助身死族灭(一)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七章:少年得志位极人臣,孤臣少助身死族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