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见过最黑暗的人,却依然相信美好”
采访对象:刑侦组组长李阳 & 德牧“闪电”(5岁)
如果说小七是“治愈系暖男”,闪电则是警局的“破案王”。
作为刑侦组的“尖刀”,闪电参与过27起动物侵害案件的侦破:从追踪虐待猫狗的嫌疑人,到锁定非法盗猎团伙的踪迹,它的嗅觉曾让多个凶手无处遁形。
但李阳最骄傲的,不是它的战绩,而是它的“同理心”。
“去年冬天,我们接到举报,有个男子长期虐待流浪狗。”李阳回忆,现场在一处废弃仓库,地上满是血迹和狗毛。闪电进入后,没有立刻扑向嫌疑人,而是绕着尸体转了两圈,突然对着墙角狂吠——那里藏着个被铁链拴住的怀孕母狗,已经奄奄一息。
“它没有因为现场的残酷变得暴躁,反而更专注于救人。”李阳说,闪电的“克制”,源于它从小到大的训练:“我们从不教它‘恨’,只教它‘分辨对错’。”
闪电的“温柔”有过源头。它的前主人是个脾气暴躁的男人,曾用铁棍打断过它的腿。是李阳把它从收容所接出来,每天给它按摩伤腿,陪它在操场跑圈。“它腿好后,第一次主动舔我的手。”李阳的声音轻了些,“那一刻我就知道,它把信任给了我。”
现在,闪电成了救助站的“安全顾问”。遇到受惊的动物,它会安静地蹲在角落,用身体挡住陌生人的视线;遇到害怕人类的小狗,它会叼来自己的玩具,示范“这个东西很好玩”。有次,被救助的小土狗“阿黄”一直躲着人,闪电连续一周陪它玩“找骨头”游戏,直到阿黄主动叼着骨头扑进训导员怀里。
“它们不是工具,是家人”
采访间隙,我们遇到了来送物资的陈阿姨。她是警局的“民间后勤部长”,总给警犬们带自制肉干。
“这些毛孩子,比我孙子还亲。”陈阿姨指着趴在她脚边的豆豆,“上次我家狗生病,闪电蹲在我家楼下守了整夜,用爪子扒拉着窗户看。”
在林溪警局,警犬和主人的关系早已超越“工作伙伴”。
张磊的手机屏保是小七睡觉的照片:圆滚滚的身子蜷成球,爪子还搭在他的警号上;李阳的办公室挂着闪电的“勋章”——不是奖牌,是救助的流浪动物们叼来的鹅卵石,串成的“荣誉项链”;就连食堂阿姨,都会给每只警犬留一碗热汤,冬天加姜,夏天加莲子。
“有人说,警犬是‘不会说话的战友’。”张磊说,“但在我心里,它们是最会倾听的朋友。我加班到深夜,小七会叼着毯子给我盖;李阳压力大,闪电会把他的警帽叼到操场,陪他跑步。”
离开时,小七追出来,把叼了半天的玩具熊塞进我们手里。那是它从流浪动物基地“捡”来的,说“要送给保护我们的叔叔阿姨”。
闪电则蹲在门口,尾巴有节奏地敲着地面——它在说“再见”,也是在说“下次再来”。
这些藏在警徽里的毛孩子,用最纯粹的方式诠释着:
**所谓守护,从不是居高临下的拯救;
而是我懂你的脆弱,
你信我的温柔,
我们一起,
把世界的善意,
传递给每一个生命。**
📸 互动福利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截图发至后台,抽3位读者送“林溪警犬同款”定制牵引绳(印有警局LOGO+警犬名字)!
(文/林溪市动物保护警局宣传组
图/警局“毛孩子摄影社”)
后记
采访结束时,张磊说了句话让我们眼眶发热:“别人问我,养警犬累吗?我想说,它们教会我的,远比我给的多——
关于爱,关于责任,关于如何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愿每一只守护生命的毛孩子,
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
林溪市动物保护警局宣传组
乌历15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