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的蓝光漫过会议桌,左边的画面里,林溪市第二实验中学的教室像个临时救助站——课桌上铺着浅蓝的消毒垫,十几个孩子蹲在纸箱前,最小的那个扎着羊角辫,鼻尖沾着点碘伏,正攥着纱布给一只后腿骨折的流浪猫固定断肢。猫缩在她怀里,尾巴轻轻扫过她的手背,她抬头笑,睫毛上还挂着刚才被猫抓的红印子。右边的画面却像道裂痕:暗网“幼兽猎场”群的聊天框里,“屠夫7号”的语音条带着电流声炸开
万能龙套新手任务:今晚十点,梧桐巷巷口那只黄狗,拍视频给我。完成奖500,敢跑就找你家人麻烦。
下面跟着一串回复
万能龙套我敢!
万能龙套我上次杀了猫,他们夸我狠。
万能龙套那狗看起来很凶,我怕……
万能龙套怕个屁,它比你妈还疼你。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简流珩指尖叩了叩投影幕布,把两张图叠在一起——左边是孩子沾着碘伏的指尖,右边是群聊里冰冷的威胁,对比得让人胸口发闷。他翻开面前的深蓝色方案稿,封皮上印着烫金的“奉阳城未成年人动物保护教育与惩戒指导纲要(试行)”
简流珩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堵,是疏——一边给没被污染的孩子种‘共情的种子’,一边给迷路的娃娃套‘矫正的缰绳’。
法学教授推了推眼镜,指节敲了敲方案稿里的“课程框架”
万能龙套(法学教授)教育不是喊口号。我们设计了三个模块:生命感知、责任认知、法律边界。比如‘生命感知’课,不是带孩子去喂猫,是让他们亲手给小动物测体温、处理伤口——当孩子摸到狗的伤口在渗血,听到它疼得发抖的呜咽,自然会懂‘它和我一样会痛’。
他翻开随身的笔记本,里面夹着林溪市某小学的课堂照片:孩子们围在生物角,盯着玻璃缸里的巴西龟,科学老师举着温度计说
万能龙套乌龟的体温和人差不多,你把它放暖气片上,它会像你发烧一样难受。
照片里,扎马尾的女生皱着眉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裹住龟缸
万能龙套这样它就不冷了。
教育学者接着补充
万能龙套光有学校的课不够,得扎进家庭里。我们建议每个社区建‘家庭成长档案’,重点关注三类家庭——单亲、留守、有家庭暴力的。社区工作者每两周家访一次,不是查户口,是和孩子聊聊天,看看他们的朋友圈,有没有奇怪的‘任务打卡’。比如周阳,他爷爷要是早发现孙子手机里有‘杀狗赚外快’的聊天记录,说不定早就报了警,而不是等我们上门抓人。
路闻的眉头皱成了川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
路闻可基层警力本来就紧——我们队就五个人,管着三个街道的动物案件,再加上联动社区、学校,怕是顾不过来。
简洛突然开口,手机屏幕亮着她刚翻到的照片
简洛上周我去林溪的试点学校,遇到个男生,叫陈林。他爸爸坐牢,妈妈在超市打工,以前总跟着小区里的大孩虐猫。上了‘生命感知’课,他主动申请去校救助站帮忙。昨天他给我发消息,说救助站的橘猫生了小猫,他熬夜守着,怕小猫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