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照片递过去——屏幕里,陈林蹲在纸箱前,怀里抱着两只湿漉漉的小猫,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温柔。
郑凡义的手掌“啪”地拍在桌上,打断了略显沉闷的讨论
郑凡义教育是慢功夫,可有些孩子已经被扭曲了,得先用惩戒拉一把!
他抽出一份卷宗,封面印着“林溪市暗网虐猫案”的红章
郑凡义比如这个阿强,17岁,在屠宰场帮人取狗肾。他说‘我爸欠了20万,他们说干三个月就能凑够妹妹学费’。我们抓他的时候,他手里还攥着妹妹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哥,我等你回家’。
会议室里响起细碎的吸气声。郑凡义的语气软了些
郑凡义不能一判了之,他妹妹怎么办?所以我们建议设‘动物保护观察期’——参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针对14-18岁、初次或情节较轻的施暴者,不用进少管所,但要接受三重矫正:每周10小时救助站义工,跟着社工学照顾动物;每月两次心理辅导,解开心里的结;家长要参加‘监护能力培训’,学会怎么管孩子。
赵正突然插话,声音里带着点沙哑
赵正我就是负责跟进阿强的社工。他第一次去救助站,看见那只瘸腿狗‘小福’,吓得往后退——他以前取过狗的肾,怕狗认出他。结果小福凑过来,舔了舔他的手。他当场就哭了,说‘我从来没被这么温柔对待过’。
赵正掏出手机,翻出阿强的最新朋友圈:照片里,他蹲在救助站院子里,小福趴在他脚边,他手里拿着饭盆,配文是“今天小福吃了两大碗,我妈打电话说,妹妹想我了”。底下的评论里,有个ID叫“屠夫7号”的人发了句“叛徒”,阿强直接回复
万能龙套(阿强)滚,我现在在赎罪。
李曼适时调出数据,投影屏上弹出柱状图:林溪市试点三个月,动物虐待报警量从每月17起降到10起,青少年参与的虐待案件下降了63%。更亮眼的数字是——12个曾参与虐杀的孩子,主动向警方举报了暗网的新群组。
李曼这是最让我欣慰的。
李曼推了推眼镜
李曼有个叫周琳的女孩,16岁,以前跟着同学虐猫,现在每周去救助站帮忙。上周她举报了一个卖虐待视频的群,里面有200多个人,我们顺藤摸瓜端了个窝点。
简流珩合上方案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简流珩教育是‘防患于未然’,惩戒是‘亡羊补牢’,两者不是对立的,是双生花——教育让没犯错的孩子学会敬畏生命,惩戒让犯错的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我们的目标不是‘抓多少坏孩子’,是‘让多少孩子不再变坏’。
路闻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路闻联动社区、学校、社工、警方,形成闭环。
旁边画了个小太阳,备注是“给孩子的光”。
散会时,夕阳穿过窗户,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简洛追上简流珩,手里攥着手机
简洛哥,你看——林溪市的教育试点,有个孩子画了幅画,题目是《我和小猫的约定》。
她点开图片:画里,小女孩蹲在地上,怀里抱着小猫,天上飘着云,云里写着“我会保护你”。
简流珩笑了,伸手摸了摸妹妹的头
简流珩当年我在救助站抱小奶狗时,就想,总有一天,这些被爱过的人,会去爱更多的生命。
走廊里,郑凡义靠在墙上,看着墙上的“守护生命共同体”标语,掏出烟又放下。赵正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
赵正刚才李姐说,阿强下周要去给小福做绝育。
郑凡义拧开瓶盖,喝了一口
郑凡义那小子,终于像个正常人了。
窗外的桂香飘进来,混着远处小学的下课铃。
教育是播撒种子,惩戒是修剪枝桠,
而我们要做的,
是让每一棵曾经歪掉的树苗,
都能重新朝着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