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能叫郑亲王满意。他们是马背上打下来的朝廷,杀人溅血,本是寻常之事。结果开国皇帝却连观刑都不敢。王爷大臣、天下百姓看了会作何感想?
在戎马一生的郑亲王看来,这不叫仁慈,而是懦弱。所以他主持议政大臣会议,又论起了皇帝观刑一事,长叹道:
“皇上贵为天子,不知杀伐与血泊为何物,不知生死系于一线为合情合景,终归是国朝之憾啊!”
他的儿子简郡王也一力支持皇帝一定要观刑。而巽亲王也说看什么都不如看杀头过瘾。
安郡王、鳌拜和索尼都反对,说突见血腥之相,对皇上身心不利。
正在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外头吴良辅却匆匆来了,说出大事了,皇上没了热气儿了,这会儿趴在桌子不省人事呢!
这一句话像是在热锅上浇了油,直接嘭的一声把锅给炸了。
“怎么回事!”郑亲王大吃一惊,立即起身带着议政王和大臣赶去了乾清宫。
鳌拜和岳乐最为心急,两个人甚至冲在了郑亲王前头,一马当先来到了宫门外。
正要推门进去的时候,却被吊儿郎当的巽亲王拦住了,拉住了他们的袖子,尖瘦的脸上闪着狡黠谄媚的神色,笑眯眯地说:“唉,两位不要急,不要急,让叔王走前边儿 。先不要告诉太后,一切都听从叔王的吩咐。”
郑亲王慢了几步,瞥了两人一眼,临危不乱,沉声吩咐道:“不要慌,都不要乱。鳌拜,你去将宫门封上,任何人都不得擅入。你们随我进去看看。”
他点了济度、岳乐、常阿岱几人,其他的亲王全部不能进来,然后慢慢推门走了进去。
看到小皇帝无声无息地趴在桌上,一动不动,郑亲王也说不清他是什么心情,伤心固然有之,可——心跳也未尝不快。
皇上年纪尚幼,没有子嗣。大臣对他并非全部忠心。博果尔又进不了议政会,他现在的局势比之前多尔衮还要有利。
他拦住身后的几人,缓缓靠近,苍老锐利如同鹰隼一样的目光紧紧地锁在皇帝身上,轻声叫道:“皇上,皇上?”
鳌拜这会儿也心急如焚、担忧不已。文鸳才十六岁,要是皇帝当真驾崩,她以后可怎么办。他绝对不能让女儿年纪轻轻就留在宫里守寡,得求太后让他把文鸳接回家去。
为了给太后卖个好,他还是让人告诉了太后皇上疑似驾崩的事。
还有他的闺女文鸳,他也让人传了消息。让她做好准备,紧闭宫门。皇上要是真驾崩了,办了丧仪就接她回家。
而在静寂到能听到心跳声的乾清宫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一动不动的皇帝身上,悲伤、担忧、期待、兴奋……
就在郑亲王要用手碰一碰皇帝的时候,确认他是不是没了气息的时候,他突然动了,从砚台上缓缓抬起了头。
他打了个哈欠,一副困极的模样,右脸上还有一大团墨印,却若无其事地笑着说:“叔王,这么早就开完议政会了吗?”
郑亲王等人被吓得往后退了几步,他不苟言笑,拱手行礼,冷声说道:“恭喜皇上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