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蝉鸣还未完全褪去,九月的风就裹着新生报到的热闹,铺满了大学校园。苏小月拖着行李箱站在大学的校门口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最终还是选了离家近的这所大学 —— 或许是潜意识里,还存着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
大一这一年,苏小月活成了所有人眼中 “耀眼” 的模样。她踩着军训的尾巴竞选班委,凭借清晰的逻辑和爽朗的性格当选班长;社团招新时,她一口气报了志愿者协会和辩论社,前者让她每周都能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后者则让她在一次次唇枪舌战中愈发从容。她把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清晨的早读课上总有她的身影,傍晚的操场上能看到她跑步的背影,就连周末也忙着组织班级活动、参加社团比赛。
她成了同学们口中的 “小月姐”,总是笑着帮大家解决难题,宿舍夜聊时会讲些轻松的笑话,是宿舍乃至班级里公认的 “开心果”;她也是老师眼中最省心的新生,不管是班级事务还是社团活动,交给她总能办得妥妥帖帖,辅导员常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夸赞:“苏小月这孩子,踏实又能干。”
日子在忙碌与充实中飞速流逝,转眼就到了大二。开学初,辅导员找到苏小月,笑着把新生接待的任务交给了她:“你经验丰富,性格又好,新生们肯定喜欢你。” 苏小月爽快地答应了,接待新生的那天,她天还没亮就起了床,提前赶到校门口的登记点,把登记表、校园地图和新生手册一一整理好。
刚开学的校园人潮涌动,登记点前很快排起了长队。苏小月坐在桌子后,一边熟练地核对新生信息,一边耐心地解答着各种问题:“同学,宿舍在三号公寓,往前直走左转就是”“校园卡要在旁边的机器上激活,记得带身份证”等等开学指导。
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滑落,她随手用手腕上的发绳把长发扎成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笑容依旧明亮,丝毫看不出疲惫。
“同学,麻烦在这里签一下字,然后去那边领被褥。” 苏小月低头对着登记表,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刚登记完上一个新生的信息,正准备把表格收进文件夹时,一道熟悉到让她心脏骤停的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 ——
“你好,新生登记是在这里吗?”
那声音清清淡淡的,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礼貌,却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撬开了苏小月以为早已尘封的记忆。她握着笔的手顿在半空,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连呼吸都漏了半拍。周围喧闹的人声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只剩下自己越来越响的心跳声,和那道让她牵挂了整整三年的声音,在耳边反复回响。
苏小月猛的抬头看向声音的来源,脖颈处的肌肉因为动作太急而微微发僵。视线穿过眼前攒动的人影,越过堆叠着新生手册的桌子,最终落在了斜前方不远处的学院新生报道处 —— 那里站着一道背影,熟悉得让她几乎要落下泪来。
那是个穿着浅灰色连帽卫衣的女生,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发尾微微卷曲,垂到肩胛骨的位置。她微微侧着身,左手拎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右手正拿着手机,似乎在跟电话那头的人说着什么。阳光透过旁边的香樟树叶,在她的卫衣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连带着那道背影,都染上了一层朦胧又熟悉的光晕。
苏小月的呼吸骤然停滞,志愿者的指引声、行李箱滚轮的滚动声,全都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她的眼里只剩下那道背影,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将她淹没。
这几年,她刻意不去想这个名字,刻意避开所有与她相关的痕迹,以为这样就能把过去彻底埋葬。可当这道熟悉的背影真的出现在眼前时,她才发现,那些以为早已淡忘的记忆,其实一直都藏在心底最深处,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就能瞬间苏醒。
苏小月的手指紧紧攥着桌布,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看着那道背影,心里像是有无数只蚂蚁在爬,既想冲上去,又想立刻转身逃跑。她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严婉,也不知道如果真的是她,自己该说些什么。是说 “好久不见”,还是说 “当年对不起”?
就在这时,那道背影似乎结束了通话,缓缓转过身来。苏小月的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个方向,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