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语文课代表带你爱上古诗文言文
本书标签: 现代  人设会崩  写作指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语文课代表带你爱上古诗文言文

Hello,大家好,今天吃的好吗?(实在人。)

今天早上的早餐我吃的居然是粽子。

【西湖的水,我的泪~~~】jpg.

今天我们讲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够出名了吧。

就是活得比较惨。

一波三折完全就是为他量身定制。

这个到后面我再说。

先读一读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诗是苏轼在他中年的时候写的。

(其实苏轼很多出名的诗词都是在他中年的时候写的。)

(中老年的时候也写了不少。)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这首词在历史上的背景怎么说呢?

嗯……算是比较荒凉吧。

不对不对不对。

准确来说吧,就是有一种曹操的“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那种悲凉的感觉。

但是又不缺乏雄心壮志。

就是这种。

哎呀,看来还是我的学问太浅了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

苏轼是一个全能型诗人。

诗词歌赋画酒各大领域都有他的涉猎,并且还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就。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苏轼和李白可是很好的朋友。

从李白一生大起大跌的经历当中也可以明白,苏轼的一生也可谓是十分的传奇。

首先哈。

苏轼一家都是了不得的大文人。

他爸【苏洵】,他弟【苏辙】,他【苏轼】。后世世人称之为“三苏”。

苏洵是一个十分伟大的父亲。

从他带出了这么两个优秀的儿子,就可以看出,这个父亲有多厉害了。

然而这么厉害的父亲曾经却像李白一样看不起科举考试,等他经历了社会的残酷,明白了,只有通过科举才能改变自身以后却已经晚了。

(是不是特别耳熟,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实中高考的故事啊!)

苏洵虽然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为时已晚,等他再去科举考试的时候却屡试不中。

你是否会认为,苏洵会开始练小号,开始培养他的儿子,实施“高压政策”,让他的儿子走上一条比他更好的路。

不,你错了。

苏洵可是一个特别特别悠哉游哉的人。至少在自己读书这方面是这样的。

根据史书记载,苏绚当时的想法是:哎呀,反正我怎么考都考不上了,不过我又只会读书,那就干脆读自己喜欢的书算了。

当我在浏览器上see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实不相瞒,我酸了。

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柠檬树下排排坐,酸酸酸酸你和我。

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苏轼和苏轼他弟苏辙,从小便开始博览群书。所以眼界自然也就比那时候的其他人要宽,可以说是为他以后迈上诗词的道路铺了垫基。

所以说啊:一个100%的天才当中,99%靠的是汗水,而剩下的1%是自己的天分。——爱迪生。

所以当你们下次没考好的时候,可以拿着爱迪生这句话去怼你们的父母,是你们没把我生好,关我们屁事。我们努力过了,是你们没把我们的脑子的脑容量生大一点而已。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苏轼一生有三起三落。【感觉好捞哦,怎么又是3】。

当然了,这种话也就私下能讲讲,要是真的搬上台面的话,你可能会被骂死。

这三起三落十分的有名。大家可以去看看。

不过下面还有更加奇怪的东东。这里就不说了。

主要是我估计说了你们也不会听。

【(《“偷偷告诉你们,我发现了个秘密。我发现了,我们学校教历史的老师全都是地中海!!!”》)】

嘿嘿嘿,我把内容都括起来,别人就看不见了。

别人的心路历程:(*´◐∀◐`*)智障

猎奇的野史12事。

第1个。

行吧,这个其实不算是野史。

这个我放图片出来你们就懂了。

之前我说百元大钞上面的那个人,结果被话本封了那一章,原因是因为涉政。

因为这一段有跟他有关,所以我只能放图片出来,大家见谅。看不见的就算了。

只问一句:牛逼吗?

第2个。

这个的话挺多人知道的。

苏轼。

就是苏东坡。

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回啊,就苏轼不是被贬到了哪里来着吗?(看到过,但是忘了(´இ皿இ`))然后啊,因为是被贬谪嘛。日子过得自然就差。

然后他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他家门口隔壁的东面的坡上种菜。

因为这一件事情,所以他给自己取的字叫做东坡。(感觉很实在了。)

更加实在的是我们现在的“东坡肉”。

东坡肉真的是苏东坡的肉吗?不,他不是。(千万不要带坏小孩子啊!不要问为什么,泪的教训。)

其实东坡肉就是苏东坡发明出来的肉。又是他自己创造了一个煮法。因为好吃,所以流传至今。真的不是苏轼的肉啊。

如果真的是苏轼的肉,那就历史上真的会有第2个寒食节了。

就这么着吧。

发图。

好累呀。

我还得去写主小说。

Bye bye.

这次是真的拜拜了。

上一章 新春番外:《阅读理解专题》 语文课代表带你爱上古诗文言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五从军归》乐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