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回来了。
今天我刷微博,刷得有点入迷,忘码字了。
哎呀呀,抱歉抱歉。
在这里再求一次打赏啊。因为我打算买东西了,买完就穷了。
新年红包都没了的那种。
嘤嘤嘤。
我现在才有10元多,我什么时候才能提现?
太难了。
救救孩子吧。

来了来了。今日份菜谱科普。
不要走开,正文马上回来。
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种菜:“葵菜”。
这种菜呢,是在古代的诗歌当中特别常见的一种菜。
但是到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这种菜到底是什么菜了。
再次安利我家偶像:汪曾祺。
是他在万千的古籍当中找到了那一卷,告诉了我们这这种菜现在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这种菜,在外地人的口中叫做猪耳菜。
在我们广东肇庆这边,我们这边习惯叫它“潺菜”。潺潺流水的潺。
这种菜特别特别特别好吃。在市场上卖的也不贵。而且很适合用来煮汤。
喝一口,简直是回味千百转。咬上一那么一咬,连声感叹“此味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总之一个词“好吃”!
当然了,这种植物在古代的诗歌当中,通常是用作荒凉啊,什么什么之类的悲伤的渲染词。
因为它是一种特别“贱生”的菜,特别好种。随便撒颗种,它就能在荒野地上长上一大片。
由于经常在一些破败的地方看见它,所以他它就经常被用来渲染悲伤了。我觉得这个不太好,有种刻板印象的感觉。
人活一世,就是为了摆脱刻板印象嘛。况且这种菜是真的好吃。
行了,科普结束,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十五从军归》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诗读起来就有一种很凄惨的感觉,然而实际上它的确很凄惨。
(感觉我说了一通话,又好像没说。)
这首诗译文其实挺简单的,我就不把它粘贴复制了。
少年15岁去参军,到了80岁才回家。
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家乡人,就问:我家里现在还有谁?
那个家乡人回答道“从这里遥遥看去就是你家,现在已经是松树林,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窜来窜去,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满了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生长。
用去了壳的野谷做饭,采下井上长的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都不知道送给谁去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乐府诗,通常都是用来表现平民百姓们的生活啦,饮食啦,喜好啦,什么什么的。
从这首乐府诗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人民的不幸,社会的凋敝和时代的动乱。
之前在《春望》里面就说过战争对于人民的伤害是最大的,哪怕事后再怎么赔偿也是于事无补。
因为人们丧失的不仅仅是财产,还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信仰,以及自己的信念。
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比较虚无缥缈,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我希望大家永远也不要感觉到这个东西。
这是我从小到大许过的最大的新年祝福。
希望它能够实现。

萌哒哒的义父和小长庚。
好想吸呀。【不要想歪,是吸猫的吸】。








今天我在吃马蹄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好家伙,发现了个心形。给大家看一下。

嘿嘿嘿,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