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指导:“对,你看他的这个手架距离,包括击球的覆盖范围,以及……,行云流水般的击球。”
凯文·伯里克沉臂。
低头,瞄准。
臂膀抖了一下。
凯文·伯里克这一击的失手,令全场的观众也是不禁扼腕叹息。
如此关键的时刻,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可惜。
邓指导:“真是可惜,也恰恰是那最细微的晃动,扰乱了他使用加长杆时的节奏,最终导致错过了时机。”
邓指导:“让原本十拿九稳的一击,偏离开了预期的轨迹。”
凯文·伯里克缓缓坐回自己的座位,目光紧紧跟随着那道步入场地的身影——孟晓东。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沉稳得仿佛能踏碎一切虚妄。
无需言语,那份从容与自信便如春风化雨般弥漫开来,令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不可撼动的力量。
只见他径直走向红球所在的区域,在红球周围绕行了几步。
仅仅凝视了数秒,他便从容地停下脚步,旋即转身,朝着D型开球区稳步折返。
身体微微前倾,手臂毫不犹豫地挥动。
邓指导:“左边的红球虽然说处在一个贴库的位置,但还是比较难打的,得小心。”
邓指导:“嗯,好球。”
“哇,好球,很准啊。”
邓指导和主持人不约而同地一起为孟晓东选手喝彩。
红球已经打完了,孟晓东必须开始按一定的顺序开始击打彩球。
12分钟后,14(35)14。
“在第三阶段落后的孟晓东选手,如同觉醒的雄狮般奋起直追,一局又一局,连追三局,最终将比分顽强地扳成平手。”
第31局,现在是凯文·伯里克击球。
火箭手凯文·伯里克的梦幻杆法,一球3k,即使落后也硬杆强攻。
“可以说,这三局球打出了凯文·伯里克职业生涯中最巅峰的状态。”
将占据黑球点位的红球打完。
极限球连发。
“在孟晓东选手追平后,凯文·伯里克选手也是不甘示弱,再次领先三局。”
17(35)14
“从场上的局势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比分咬得很紧。”
绿球角度偏直。
击球。
“拧上来。”
球堆位置完整,也就是说他在这一次击球后,要顺势给k球留出位置。
确认角度,合适,发力。
就是现在,击球。
蓝色球入局。
裁判报分,22分。
左边,🇬🇧Kevin Burick;计分栏,白框1,绿框,17(35)15,白框22;右边,Meng Xiaodong🇨🇳。
目测,咖啡球角度偏大。
姿势要调整,需要弯腰侧身,角度左偏90°。
“打进了。”
“不得不说,孟晓东选手走位的细腻度真的很高,白球的到位率也是,高得令人惊叹。”
邓指导沉吟片刻,道:“不过像凯文·伯里克这样的选手,其实并不需要依赖太高的准度。我之前也提到过这其中的原因。”
“总的来说,和孟晓东选手不是完全的相同。”
邓指导:“是的。”
“一杆一库。”
进球。
邓指导:“顶开的这球相当漂亮。”
邓指导:“这个时候,球全部活了。”
裁判报分,54分。
女裁判从左上角库袋拿出黄球,放到粉球点位。
“超分。”
20分钟后
作者的感谢信(以下发言依旧不算在1200字内,请放心):
燕京雨首先,我要感谢读者宝宝们这段时间的包容,没有选择抛弃我的作品,真的十分感谢🙏,其次,作者这段时间很忙,连唯一的娱乐王者都打不了一局的那种😭。
燕京雨所以最后也是不得不遗憾地告知大家,更新频率以后变为一周一更,希望大家可以谅解🙏🏻(海绵里挤出来的)。
燕京雨检讨,发现自己的新闻情节里有一个严重的错误,这边已修改,比赛结局是17:18,特意在此告知一下西红柿宝宝们。
燕京雨相遇即是缘,感恩有你们,我才坚持到现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