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比分是 17:17 ,可以看出双方是谁都不想让谁,依旧打得非常焦灼。”
左边,🇬🇧Kevin Burick;计分栏,白框25,绿框,17(35)17,白框38;右边,Meng Xiaodong🇨🇳。
“距离夺冠只剩最后一局了,我们可以看见裁判保加·诺瓦已经开始清台了。”
“趁着这个间隙,我为大家再次简要梳理一下当前的情况,这也是恰好属于裁判取出球并重新摆放的一种特殊情形:若决赛局结束后比分为17-17平,裁判将清空台面,仅留下白球与黑球,交由双方选手进行最后的决胜。”
第一次,裁判把黑球摆回顶库置球点。
选手开始抽签。
由凯文·伯里克先开球。
放好白球后,凯文·伯里克开始击打。
他瞄准的落球区是左边中点袋口。
击打,白球反弹撞击黑球,擦边,没进。
集中精神。
袋口确认,挥杆,白球在不远处停下,黑球返回。
凯文·伯里克击打,两个预设落球区都没进。
黑球停在了左侧前端角落,紧挨库边。
孟晓东拿起身旁的球杆起身。
他的手……
凯文·伯里克,曾经拳坛的悍将,如今虽已转行,但他那经历过无数激烈的拼抢与冲撞的身体,早已留下了传奇。
每一处旧伤,每一道伤痕……
都是传奇的证明。
正因为如此,他对这类型的伤痛格外敏感,哪怕对方掩饰得再好,那细微的动作、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僵硬姿态,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就像猎人能捕捉到猎物最微弱的气息一样,他瞬间就察觉到了端倪,于是,他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开口了:"Isn't it hard to hit the last ball when you only have one ball left to win me?"
(当你只剩下最后一颗球可以赢我的时候,这颗球是不是很难打?)
邓指导:“就在这个情况下,对手的一个发挥,就是你再钢铁般的意志,还是会有一点点动摇的。”
“是的,嗯,人毕竟不是机器。”
邓指导:“对。”
面对凯文·伯里克的调侃,孟晓东并未回应,他只是默然地将注意力投向黑球与白球。
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稳,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唯有眼前这两样东西才是他世界的全部。
球,库边,落球区,距离,站位方式,击打方向,手的频率,误差……
他在等待。
这份沉静,比任何激烈的反驳都更具威慑力,也让空气中多了一丝令人屏息的紧张感。
联系起来了。
挥杆。
球,进了。
他的手一松,那陪伴他征战无数的球杆便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孟晓东笑了。
这就是极限的边界吗?
邓指导:“这注定是一个值得斯诺克球迷们铭记的日子,第一个亚洲选手,孟晓东,站上了斯诺克世界之巅。”
“可以庆祝了。”
燕京雨收到读者宝宝们的点赞、收藏和鲜花了,当然,我也看到了西红柿宝宝们的浏览,比心❤️,biubiubiu,继续看下章的收藏加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