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不是不知道这件事。
他们会故意询问叶向晚白天都和谁出去玩,叶向晚心照不宣地回答,朋友。
什么朋友?男朋友,也是朋友吗?
高考结束了,可叶向晚和父母的矛盾没有结束。母亲对她的控制欲依旧很强,即使是在大多数高考结束的家庭里都对孩子散养的情况下。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叶向晚早上九点出门,下午两点半的时候,母亲打来电话。“回家吧。”叶向晚一句反抗的话都不敢说就回了家。
现在想想,家里越觉得这个孩子叛逆,要严加管教,对她的控制欲越强,这个孩子的窒息感越强,就越想逃离。于是恶性循环开始。叶向晚想到了逃离。
她小时候是奶奶白天带她,所以和奶奶格外亲些。父母早在她初二的时候就在烟台买了一套房子,决定在她高考结束后搬去烟台定居,启程的日子定在七月初,叶向晚在高考结束的第三天就搬到了奶奶家住。
截至目前,她已经和父母云端相聚一年了,你要是问她后不后悔没有在高考后多陪伴父母,她的回答应该还是不后悔。因为人逼到绝境作出的反抗,可能有点极端,但最应该关注的,还是压迫她本身的东西。
中国式父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他们一辈子都在等待孩子的一句感谢。但她们不知道,所有中国式教育家庭下长大的孩子从未满意过自己的教育,尤其是专制家庭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一辈子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道歉。我知道你们爱我,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但理归理,情归情,儒家文化不全是精髓,孟子讲述过的君王如何处置至亲犯罪的例子放在当今就是不适用的。我不是忘恩负义,抹杀你十几年来对我的所有好,但我真的希望,你能认识到因为你教育的错误,而给我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哪怕这是你以爱的名义施加的。因为,不是所有以爱为名义的错误,都应该被理所应当地原谅。
原本相约高考后一起出去玩的朋友也都大多没了动静。刘丝早在很久以前就因为自己男朋友和叶向晚以及林夏之间一点小事彼此闹的不愉快,后来四个人之间就没有正常的交谈了。说来奇怪,刘丝早在五月份就已经被分手了,但她一直纠缠,两人在同学们面前仍然和以前恋爱时候一样,但私下里,刘丝却对林夏说,希望你和叶向晚永远不要像我们俩一样,名存实亡地纠缠已经不在的感情。这句话多少有点不祥的意味,导致几个人毕业后也没有刻意联系。上了大学终于发现,每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都意味着身边很多过去的人的剥离。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刻意联系就是不想联系,如果你想维系一段关系,只有你主动,否则上学时再好的感情也会石沉海底。
要出分数了。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