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讲的是草原人的历史,草原女人的一代一代的命运的历史,索菲亚跟草原每一个女孩子一样都是美好善良纯洁的代名词,可是这些弱小的女孩子很多都无法保护自己,多多少少都有在成长路上、在一生中被暴力侵犯的经历,很多草原女人都习以为常了,就像人的命运无法反抗,她被草原小流氓欺负之后,被未婚夫白音宝力格抛弃,也生下了私生女,只能跟奶奶相依为命,最后有随随便便嫁了人,这也是很多草原女人的命运。
张承志笔下的草原纯净辽阔又神秘,但又不掩饰草原上物质生活的匮乏和脏乱。把草原生活的艰苦与吃力劳作锻造出来的纯洁刚强的灵魂进行了强烈对比。总的来说,《黑骏马》这本小说具有草原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民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知青小说的创作风貌,也给内蒙古知青小说注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色彩,而内蒙古知青小说中又进一步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深层含义,传达了蒙古族人的魂,把辽阔的草原、铁血的汉子和坚韧的女人都刻画得很好。
黑骏马象征着草原,白音宝力格离开了草原,也就抛弃了黑骏马,等到他再回归草原,黑骏马已经衰老,草原上也早已物是人非。
读这本书时,一开始我并没有和索米娅共情,对于她的遭遇,我从草原奶奶的话和她自己的表现来看,她们已经接受这样的事情在草原时不时地发生,女人们默默地接受并且因为对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一个个地生下孩子。在索米娅因腹中的孩子对学成归来的白音宝力格充满戒备和敌意时,她让人联想到非洲草原上带着孩子的母狮子防备想乘机而入的公狮子一般。为了自己腹中的孩子,她虽然没有直接拒绝和白音宝力格的婚事,但她的戒备和隐约的敌意已经代表她实际已经做出了选择。而白音宝力格的离开也源于这种敌意戒备和受害者以及亲人的漠视(表面看起来是如此),好像在整个家里只有白音宝力格一人在为这件事愤怒,想要狠狠惩罚黄毛希拉,其他人看起来都是无动于衷、司空见惯,在这时候,白音宝力格如梦初醒,他想“原来这老人并不是我的亲奶奶”,也是在这一瞬间,他和索米娅和白发额吉共同组成的家在他心中破碎了,他感到他们不再是一家人,他在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了位置,他无法再以任何一种身份继续待下去,这只会让所有人痛苦。所以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便也意识到自己应该离开了。
但索米娅并非对此事毫无知觉,麻木承受,她一方面有生命即将诞生的喜悦,另一方面却是痛苦的,为她自己痛苦,为爱情痛苦,为腹中的孩子无法拥有爱她的父亲而痛苦,她只是不能放弃腹中的生命,这里面充满了纠结和痛苦。
在这本书中,草原实际上就是母亲的形象,而白发额吉就是这草原母亲的第一个化身,在经过生活的洗礼后 ,索米娅也从白音宝力格记忆里的少女,成为了新的草原母亲的化身,这是一种精神内核的延续。而索米娅也像草原母亲一样,无论因为孩子受到怎样的伤害都愿意接纳他,养育他,哺育自己怀中的每一个生命。她们是草原上真正的,永恒的母亲,她们深深爱着自己怀抱里的每一个生命,尽管这生命给她们带来的不只喜悦,更有痛苦,但她们仍然爱着这些生命。
如果第二天不会回过头来再次阅读和品味,也许我的阅读体验就完全被初读时那种强烈的震撼和与那些精细雕刻的字句产生的共鸣覆盖了。
男权无孔不入地渗透,我最初陷入一种甜蜜的梦境并未觉察,却总觉得有哪里需要挣脱。
我特别喜欢草原,它擦亮我的眼睛、安抚我的胃,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温柔覆盖掉了我以为难以度过的至暗时刻。草原人简单纯净,在为那些幸福美满的家庭拍全家福的时候,我甚至也没有想过这片土地的曾经有怎样的伤疤和摇晃。我婶婶
女人可以选择生育,可以选择隐忍,可以选择完成作者定义的“伟大”的一生,但这永不能构成男性作家因为觉得这是对女性崇高的讴歌而雕刻出来的宏大叙事。
荣哥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父亲”的原型象征着力量、秩序、保护着,所以在书中白音宝力格对抗父亲的规训,享受着战胜父亲的喜悦,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伟大慈爱的圣洁母亲形象显现出来。我能看得出,为了完成他对于女性崇高的叙事,他设计了弯弯绕绕的男性的思考和反思,但女性永远是他作品中被规约的一方,是匍匐在男性权威下被迫牺牲的人。
“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女性的故事也不该这样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