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见面后,京瑞就常常安静地出现在叶彤家里。那一年,叶彤十五岁,京瑞九岁。
两人第二次见面时,京瑞送给叶彤一张生活照和一个精致的笔记本。
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慢慢地叶彤发现,京瑞在熟悉的人面前,也会很活泼。
两人常常坐在屋子里,谈天说地,聊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叶彤时常笑得东倒西歪,而京瑞顶多就是抄起沙发靠背垫象征性的砸她一下,以表示自己当时的情绪,或开心或愤怒。
不相见的日子里,两人都过着各自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懵懵懂懂的情愫,单纯且天真。
叶彤正上初中,平时学业繁忙,也很少会想起京瑞来,只是当京瑞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以前在一起时那种随意放松的惬意心情就会在刹那间爬满脸庞。即使半年不曾见面,也会于瞬间忘记那由于时间而带来的隔阂和陌生,接着又会于一瞬间打成一片。
就这样,京瑞每次在叶彤家逗留的时间也在一点点的延长。
于是,在两家大人外加俩小孩儿会晤过后,两家大人都会分别带着微笑和惊奇分头询问他俩:“你们俩都说些什么话题啊?怎么那么能聊呢!”
每当面对这样的询问,叶彤和京瑞都会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回答:“什么都聊啊。”然后在下次见面的时候,就边“交换意见”边想象着大人们好奇的表情。接着就哈哈大笑。
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叶彤和京瑞学习都不错,2004年,叶彤考入了省师范大学,京瑞则升入市重点中学。两人因为学习紧张,加之异地求学,见面机会慢慢变少,全凭书信往来。
京瑞不仅学习好,还是学校篮球队的前锋。2004年11月,全省举办中学生篮球赛。京瑞作为校队一员,随队赴省体育局集训。而此时的叶彤,学校正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空闲。于是两人又有了见面的机会。
京瑞来省城的那天,格外的风和日丽,叶彤的心情也突然变得晴朗了起来。
接到京瑞电话的那一刻,叶彤很是开心。平常去实习基地都是哭丧着脸,但那天觉得实习基地不那么让人讨厌了。可没过一会儿叶彤就开始觉得郁闷了。因为实习老师跟班跟得紧,一直不肯离开。但想象着京瑞此时正跟她呼吸着同一个城市的空气,头顶着一样的蓝天白云,就还可以稍微安分些。
等实习老师终于肯撤走了的时候,叶彤就怀揣着天上即将掉馅饼的心情,格外勤奋地撒开丫子往外流窜。心情那叫一个好啊。不,是相当的好。
出了实习基地的门,叶彤便打了一辆出租车。不是上班高峰,二十分钟后,叶彤来到了省体育局篮球训练场。这里有京瑞他们参加比赛的指定场地。
集训是封闭式管理,不能私自外出,每天的训练强度很大,队员们训练结束后就累的哭爹喊娘,腰酸腿痛,不得动弹。真是有逛的心,没有跑的劲。
此时的叶彤,在篮球训练场门口向里观望,两只眼睛像探照灯左右扫射了几遍,始终没有看到京瑞的影子。有点沮丧。只好顺着训练场门口的小径往前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