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洛阳令的父亲办完急事后,便带着周瑜离开了水镜先生的草庐。离走之时,周瑜没有向诸葛亮告别,他认为相见不如怀念,草庐带给自己的美好回忆已经有很多了,自己只需将这些温暖记忆保存便可。
他只是和草庐挥了挥手,便跨上了马,与父亲一同回到了那久别的故乡——庐江舒城。
家的味道是温暖的,只是少了那个人的气息,显得有些单调。很快,周瑜便习以为常,和在那草庐时一样,上午练武,下午看书,偶尔会想起与诸葛亮的论战,也会不由的会心一笑。一日上午,周瑜闲来无事,便打算在舒城内闲逛。那日天气正好,晴空万里,碧云如洗,游人如织,往来如梭。行至集市,见有一堆人围着两个少年。周瑜甚感好奇,上前观看,只见较大的少年身着一套银色盔甲,腰间配着一把闪着 银光的宝剑。身长八尺,面如美玉。较小的少年生得方颐大口,形貌其伟,气质非凡,一看便知是士族子弟。只见较大的少年拱了拱手,对众人说道:“我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之子孙策,因父亲讨伐奸臣董卓特来舒城,但不幸与其走散,故急需银两。特在此设立擂台,愿诸君能与策一决雌雄。若策赢,诸君便给策一些银两,让策早日找到父亲;若策输,策听凭君所处置!”
有些意思。周瑜心想道。以身为押的人不多见,也许是因为这个少年有着足够的自信吧。
“我来!”只见一个浓眉大眼,胡子拉渣的中年大叔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周瑜定眼一看,原来是集市上有名的王屠户。听闻此人力气甚大,能手擒肥猪,看来这少年胜算不大啊。
“小子,如果我赢了,我也不要你的性命,我的店里正好缺一个帮手,你就不要回你的父亲身边,留在我店里打杂好了。我是一个屠户,没有什么武器,不过我的宰牛刀还是很锋利的哦!”王屠户“嘿嘿”笑道。
孙策将剑重新插回腰间,“剑长,刀短,我用剑对你不公平。”他淡淡地笑了笑。
“是个男人!”屠户跳上了擂台,向孙策扑去。不到三个回合,王屠户便被孙策一把推下了擂台。“你的力气很大,可是仅仅只有蛮力而已,不讲究实道也不讲究技巧。愿赌服输。“孙策接过王屠户手中的银两,拉住较小的少年的手说道:“走吧仲谋,我们去找父亲。”
“等等。”周瑜拦住了孙策,“我来和你打一场。”
“你也要和我比?”孙策扬了扬手中的银两,“可是我去找父亲的钱已经够了。”
“不是比,只是想和你单纯的打一场而已,只是打而已。”
孙策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便点头同意了。两人来到擂台上,先互相说了句“承让”,便都拔出了腰间的剑。当第一次两剑相交的时候, 周瑜明确感觉到了,那种与诸葛亮交谈时的感觉又回来了。多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擂台之上,刀光剑影,掷地有声,直至天色入幕,两人都未感到疲倦。
“好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这一次打的爽,敢问兄弟尊姓大名。”孙策问道。
“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字公瑾,年十八。”
“久仰周异大名,没想到他还有你这么出色的儿子。我是长沙太守孙坚之子孙策,字伯符,和你同岁,这是我的弟弟孙权孙仲谋。”孙策拉过孙权介绍说。
“天色已晚,孙公子不如在小舍一歇,明日我多派人去寻找孙太守。”周瑜只想多了解这个名叫孙策的少年。
“那么就打搅周公子了。”孙策也是很不客气的说道。
那一晚,周瑜与孙策聊了很多,所以结为昆仲。孙策比周瑜大两月,周瑜便拜了孙策为兄。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很快便找到了孙坚,准备离开庐江舒城。
“认识你,是我最大的福气,在将来,我一定会再来到舒城,找到公瑾,与你一起夺得天下!”
“那么,我等你。再见了,伯符。”
两人都没有发现,只是过了一夜,双方的称呼便从孙公子、周公子转变为了伯符、公瑾。
望着孙策归去的马蹄声,周瑜的心中只有满满的不舍与留恋。当初,诸葛亮看着自己离去的背影,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在将来,自己与诸葛亮再次相遇时,他会埋怨自己的不辞而别吗?
后来得知孙坚被乱箭射死,周瑜心中猛然想到他,那个名叫孙策的人,如今还好吗?他本想去探望他,无奈遇事不得。再一次听见孙策消息时,他已经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拜于袁术门下。
他急忙带领着一支军队去会合孙策,终于在历阳见到了他。“我愿为伯符效犬马之劳,共图大业!”
“我能够得到公瑾,大事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