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橘色、自行车,以及我。
有人说过吧,一个人的火锅是最极致的孤独。
好像是的,翻滚的红色汤底,食材都被煮的软烂,毫无胃口。我最不喜欢的汤底,就是番茄了。并不是我个人对其有偏见,我是喜欢番茄汤的。可倘若在街边的小店,或者不大清楚食材新鲜程度的时候,番茄酸涩的口感总会为其凭空添上一些不堪,好的也罢,不好的也罢。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芝士丸,芝士味咸,烫嘴。其实我不喜欢丸子,在外丸子一概不碰。收拾残局的老板娘大概会暗自诽谤我是个怪人吧?每个丸子仅仅只是开了一小口,我仅仅尝了每个丸子的芝士的部分,四个。
隔壁是图书馆,事实上,我在那里磨蹭了半晌,看了本杂录,里面有一段访谈:
“现实中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似乎总是逃离不开‘再见'两个字。”
“是的,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吗'人们口中常说的再见到底是约定还是告别。'”
前者是阶段性的分别,后者则是长期的。不可否认的是,人总会经历一段独处的时光。”
“这段时光会很孤独吧,一个人的黄昏,夜晚,天明。”
“其实不会,当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一段只有一个人的时光,脱离了嘈杂的社会时,反而会让人觉得放松,这段时光称之为独处舒适期。那时候的人仿佛在这个世界,又仿佛脱离了这个世界,这个时候唯一的交谈者,是本身。”
图书馆的大理石阶梯上的昏阳像个快活的孩子,一步一步地跳下阶梯。窗外被风撩动地树影挑逗着橘色的光辉,渐渐地就散开了,像是碎裂在空中的烟花,盈盈的,均匀地撒进每一片叶子。
文字与日落,隔桌少女地低语,琴行里慢慢流出的奏琴声,书页亲吻的声音,以及淡淡的呼吸声。
再出门,天是橘色的,黄昏,车道,尽头。
柏油路上泛黄的叶揽进假意的秋。身上厚重的火锅气,将人拥得热腾腾的,我想了想,还是觉得骑自行车为佳,消食为一,慢渡为二。
塑料袋里的书籍在车筐里晃撞,车铃叮叮地脆响,汽车呼啸而过带起的风声。热浪托举着我,总让我假想,倘若我就此倒下,也会由它托举,再飘向夕阳的方向。
从前觉得自己是个路痴,逃离不开向导与指导的命运。后来当我一个人,摸上把手的粗糙,我才方觉那些路口与屋舍的熟悉。它们什么时候悄悄溜进我的记忆?不知道。
我家乡这个小镇奇怪得很,汽车喜欢开远光灯,电瓶车也是。昏昏的傍晚里,像提前值班的星星,一颗两颗的飞射过来,哦,那是流星。
我瞧不见那摧残灯光地背后,只有凑近了,它们才给我一两秒时间的观摩,它们的背后是谁,还是形形色色的人?
在无数个暮色温柔的日子里,我平静的感受着,这份美好,让心里的悲伤逐渐消失。
柔软的季风,美好的暮色,数不尽的鲜花,日子会明媚的,不是吗?